北京气温低至破纪录!市民下班未保暖耳朵严重冻伤!

2021
01/11

+
分享
评论
耳鼻喉申力
A-
A+

据中国天气网讯:(1月6日)18时31分,监测显示,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跌至-17.1℃,打破2000年以来北京气温最低纪录,北京气温仍在继续下降,北京市气象台预计,夜间北京最低气温或达-19℃。


寒冷的天气让人瑟瑟发抖,耳鼻喉医生也在此提醒市民,出门做好好帽子手套等防寒保暖措施。


李先生在1月6日晚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没有带帽子耳罩之类的保暖物品,半个小时的路程把李先生可冻坏了。回到家后,耳朵冰凉,暖了好久都没恢复正常,耳朵还有奇痒的感觉,到了半夜两点多李先生起床一看,才发现两侧耳朵都起了水泡。



今日清晨,李先生赶紧到耳鼻喉科就诊,孙主任看诊后给患者用碘伏消毒后,将耳部积液抽出来局部上药进行超短波治疗。


据气象台消息:北京正经历21世纪以来最冷天气,还将持续低温超一周时间。

持续低温的天气,大家要做好防冻措施。


寒冷天气在户外工作的人可以这样防冻。

1、出行注意携带足够防寒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并注意携带伞具。


2、尽量保持衣物干燥,避免弄湿衣服,休息睡觉时,应注意保暖。


3、尽量多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多喝热饮,有助保持体温。


4、为防止冻伤,要经常观察皮肤,尤其是耳面部和手部等裸露部位,查看有无出现苍白、僵硬或失去知觉;经常搓揉面部皮肤,伸展筋骨活动手足。


5、尽量停留在背风向阳的位置;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6、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寒冷季节这种物体表面温度很低,热传导很快,手接触易于冻伤。


7、加强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防护。


8、老年人耐寒能力差,旅途中应特别注意腿脚保暖,避免久坐,经常站立活动、跺脚、搓手等促进血液循环。

日常生活这样防冻伤

● 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 有过冻伤史的人,可在每年入冬以前,提早服用一些能改善远端末梢循环的药物,如维生素E等。

● 受冻后,宜逐渐加热,如用温水而不用过热的水浸泡;或干搓手、面,或用雪来搓手、面等逐渐加热的方式。不宜立即着热,或用火烘、热水烫洗等暴热复温法,以防溃烂成疮。

● 适当吃防寒保暖食物,冬日吃一些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辣椒、川椒、生姜、大蒜等,可以帮助御寒保暖,增强耐寒力。



如果不小心冻伤,可以这样处理。

1、尽量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衣服、鞋袜和手套,换上干燥衣服和鞋袜。

2、采取保温措施,补充食物能量。

3、发生冻伤应立即用温水迅速复温,若不具备复温条件,不要采用错误的复温方法,如拍打、冷水浸泡、雪搓或火烤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冻伤,保暖,措施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