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泡脚暖呼呼,杭州大伯竟把自己“泡”晕了!警惕!这4类人不适合泡脚

2021
01/11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冬天适度泡脚是一种养生方式
但长时间泡脚可能事与愿违
近日,家住杭州富阳的张大伯(化名)
就把自己给“泡”晕了……

泡脚长达三四十分钟

杭州大伯把自己“泡”晕了


今年70岁的张大伯是有名的养生保健“大咖”。只要对身体有益的养生方式,他都愿意试一试。

每年进入寒冬,张大伯都喜欢晚上泡泡脚,待全身有些热乎乎,他再擦干脚,上床睡觉。孙子知道他有这一爱好,前段时间便给他买了一个泡脚桶。

收到礼物的张大伯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孙子有孝心,为了不辜负小辈的这份心意,张大伯每晚睡前都要泡十几分钟的脚。
  
“这个泡脚桶不仅可以保温,还有按摩功能,选定一种模式就不用管它了,可以安心看电视。”他觉得泡脚比以前舒服许多,不知不觉 泡脚时间从原先的十几分钟延长到三四十分钟

起先,他感觉身体暖暖的,晚上睡眠质量也提高了,但到了第三个晚上, 泡脚时却出现了眩晕感 。这时,他发觉不对劲,立刻停止泡脚,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休息了几分钟,整个人才慢慢缓了过来。
  
虽然事后张大伯身体没有任何异样,但家人还是不放心,次日便陪着他到富阳区中医院心内科就诊。

该科主任中医师许金泉是他的接诊医生,许金泉仔细查体并询问病史后找到了张大伯出现眩晕的原因。原来张大伯 平时血压偏低,泡脚时间过长导致血液流向下肢,心脏负担加重,大脑供血不足,这才有了头晕的症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许金泉说,足部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会之处,穴位多达60多个。 在睡前用热水泡脚,确实能起到疏通气血、温经散寒、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尤其适于气血不足、体虚乏力者,体质虚寒、手脚冰凉者,精神紧张、失眠多梦者。

但泡脚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 15分钟至2 0分钟为宜。如果时间太长,对于一些体质较为虚弱或血压偏低的人来说,就有可能因血液涌向下肢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随即出现头晕,甚至昏厥等症状。 张大伯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病例。
  
“泡脚期间,如果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应马上停止泡脚,卧床休息。”许金泉解释,随着血液循环逐渐恢复正常,不适症状也会逐渐消失。而对于一些症状较为严重的,例如晕厥的患者,家人应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这四类人群不适合泡脚


 
冬天泡脚有益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许金泉提醒, 有四类人群不适合泡脚。

➤ 脚部有皮肤病、外伤、感染者不宜泡脚,否则容易引起或加重感染;身体局部红肿热痛者泡脚可能会加重病情。


➤ 有严重出血疾病或平时身体有出血倾向者,也不适合泡脚,容易诱发和加重出血。


➤ 心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寒凉天气最好不要频繁泡脚,热水会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动,从而增加血管、心脏负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患者不宜泡脚,泡脚会扩张下肢血管,使静脉容量增加,加重血液回流负担,从而加重症状。



冬天泡脚的正确方式是怎样的?


 
除了泡脚时间勿过长外,大家还需注意:

➤ 勿过饱过饥


饥饿的时候泡脚会加快人体热量消耗,过饥者可出现低血糖症状,而饭后半小时内泡脚会使血液流向下肢,影响胃部血液供给,长期如此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勿过烫过凉


泡脚水温度以40℃左右为宜,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其末梢敏感性下降,不易发现温度过烫,容易烫伤而引发严重后果;


➤ 勿受风受凉


泡脚后容易出汗,受风受凉容易感冒,泡脚后还应擦干脚上的水,适当揉搓足部,穿上袜子保暖;


 勿盲目用药


应遵医嘱选用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冬天足部保健
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医生教你三招
——按压涌泉穴、太溪穴与三阴交穴

????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点击观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泡脚,冬天,症状,血液,足部,体质,加重,身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