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疫情防控,这三个省发文了

2021
01/10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农村地区不能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


编辑整理:孙凡

来源:新华网  北京晚报 广东卫生在线等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无论从感染人数还是传播范围看,农村都被看作“安全地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口流动量相对较小,进口冷链食品、货物等很少直接进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硬核防控手段。响彻全村的大喇叭、墙上刷的防疫标语、严得六亲不认的村口检查站,在疫情初期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而近期发生在北京和石家庄的疫情则显现出,病毒的控制的关键不在发达的城市,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一个小果庄村搅动了一个省,一个顺义这么大的区都没能伸向北京城,农村的薄弱已经明确显现。

 

面对新冠病毒,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天然的防护力。正如专家所说,农村“外防输入”的压力并不比城市小,“内防反弹”的责任甚至比城市还大。如果不及时补上农村疫情防控中的短板,后果无疑十分严重。河北“病人数量仍在增加,说明病毒已经隐秘传播一段时间”,更暴露出村民对于病毒传播的认知不够,出现病症及时就医的敏感性不足。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发现问题,也暴露出疾控部门和基层农村落实防控措施并不到位。昨日,藁城区3名干部已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农村地区不能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必须切合实际,尽早在农村地区落实“四早原则”,夯实疫情防控责任,构筑起适合农村特点的防控体系,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婚宴、大集等活动的管理,切实保障农村地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疫情经由农村扩散蔓延。

 

国家卫健委:三减少、三加强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特别是多点散发病例基本上都在城市出现,在很多地方的疫情防控布局中,农村的防控措施有明显弱化的趋势。村民对疫情的警惕性降低,防护意识下降,出门不戴口罩较为普遍。隐患重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群众经常聚集活动,尤其是冬季红白喜事增多,埋下重重隐患。

 

在河北省本轮局部性疫情中,石家庄市确诊病例集中在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和刘家佐村,邢台市出现同事、亲属相继确诊;两地确诊病例中,多人参加过会议、婚礼、葬礼等人员密集活动。其中一名确诊病例,4天之内参加了三场婚礼,婚礼的举办地要么在村里,要么在村附近的酒店。北京本轮局部性疫情中,顺义农村也出现确诊病例,都源于亲戚朋友聚会、老乡同事之间串门,为病毒传播蔓延创造了条件。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对农村地区“两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部署。总体要求是“三减少、三加强”。“三减少”是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旅游风险;“三加强”是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乡村管理、加强定点诊治。

 

北京:严格控制村内聚集性活动

 

1月8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发布了本市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根据此方案,本市各个乡镇、村对外来人员一律做好“健康宝”扫码登记,严格控制村内聚集性活动,春节前后禁止举办群众性庆祝庆典、聚集性展销促销等活动,确需举办的应报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方案要求,强化常态化防控举措,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和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的“探头”作用,加大对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快发热筛查哨点建设,及时将发热病人闭环转运至发热门诊进行筛查治疗。

 

严格公共场所防疫管理。乡镇、村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常态化防控措施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对村内的企业、民宿、餐馆、超市以及养老驿站、幼儿园、学校、农贸市场等聚集性公共场所,坚持管理责任到人,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严禁人员扎堆聚集。

 

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启动应急响应。乡镇、村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同时根据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对病例所涉及自然村组、院落、小区、商铺、工厂、楼宇等实施管控,对村民做好解释工作,稳定村民情绪。科学划定风险区域,严格涉疫村组(小区)卡口管理,恢复查证、扫码、测温、登记措施,非本村组(小区)常住人员、车辆禁止进入。实施“专人包户”制度,组成监管和服务团队,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确保居家管控人员“足不出户”。积极回应居家观察人员合理诉求,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广东:重点做好农村疫情防控

 

春节临近,国内广大的公众回到农村,使得农村人员的密度增加、聚集性增加,导致国内近期发生农村疫情的聚集性、规模性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疫情防控难度也随之增加。1月8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表示,目前正高度关注农村疫情的防控,这将成为接下来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广东省卫健委要求各个地方、各个基层农村在政府机构,包括县和乡镇按照防控指引做好应急准备,包括一定的物资储备、每个县区流行病学检测能力、临床救治等的准备。同时广东省卫健委要求各地要以县、镇、村和行业系统为单位准备有应急预案,同时要加紧做好应急演练工作。

 

从国内其他省市出现的农村最新疫情来看,提高监测的敏感性非常重要。如何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快速及时地发现和处置患者,是农村疫情防控的重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药店等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尤其要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发挥哨点作用。


尤其是对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的症状的病人提起高度敏感。在分诊过程中若发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应第一时间报告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等机构,并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有隔离设施的区域。每个县、镇、村都安排有对口的发热门诊给予对口支援,由发热门诊派专车进行对接转运。对于不愿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的人员要求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把风险降到最低。

 

辽宁沈阳: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到“五有”

 

1月8日,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随着春节临近,农村返乡人员逐渐增多,沈阳市进一步落实县乡村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筑牢农村疫情防控防线,确保农村地区不发生输入性疫情。

 


为织密疫情防控网络,沈阳市各县乡将资源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有效发挥各村(社区)抓好疫情防控最前线的管理组织作用,用好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搭建智能安防系统。同时,做好对重点人群的生活服务、管理服务和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

 

在具体防控措施上,沈阳市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同时加强排查,组织人员到户、到人,做好假期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强调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巡回督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和报告。

 

为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沈阳市暂时关闭农村文化广场、图书室、活动室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禁止农村小卖店等室内扎堆聊天、打牌、聚餐等各种形式的聚集活动,提倡婚丧嫁娶从简。


责任编辑:富谷

审核:汪言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疫情,防控,农村,病例,乡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