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新冠病毒可能存活时间更长,导致了现在更容易出现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后感染的情况。
最近,多地物品表面都查出来新冠病毒阳性,钟南山院士也提出来「环境传人」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新冠病毒在环境中到底可以存活多久呢?这其实已有部分研究。
《新英格兰杂志》在2020年4月刊登了一篇论文(图1),评估了新冠病毒在21至23℃和4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不同表面的存活情况,发现:
(1)在气溶胶的中,3小时后仍可检测到活病毒;
(2)在纸板上,24小时后未检测到活病毒;
(3)在铜上,4小时后未检测到活病毒;
(4)在不锈钢上,3天后未检测到活病毒;
(4)在塑料上,3天仍可检测到活病毒。
《柳叶刀》杂志在2020年5月刊登了一篇论文(图2),评估了新冠病毒在22℃和65%的相对湿度的环境下,不同表面的存活情况,发现SARS-CoV-2在光滑表面上更稳定:
(1)在印刷品和纸巾上,3小时后便无法检测到活病毒;
(2)在处理的木材和布料上,第2天无法检测到活病毒;
(3)在玻璃和纸币上,第4天无法检测到活病毒;
(4)在不锈钢和塑料上,第7天无法检测到活病毒。
通过不锈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湿度较大的环境病毒存活时间较长。
之前也有研究(图3)表明,其他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更久,比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4℃可存活28天。
因此在冬季,新冠病毒可能存活时间更长,导致了现在更容易出现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后感染的情况。
国内目前已经将人传人这一传播模式控制在了较低水平,以至于「环境传人」成为了我们的主要输入来源,因此我们需要对「环境传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指导科学防疫。
比如在低温下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极低温度是否可以达到灭活的作用、接触多久可以导致传播等等。这些都是有待研究解答的疑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