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言语治疗杨峰博士
孩子说话断断续续、
言语重复,是不是口吃?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说话磕磕绊绊都是口吃,
但说话时伴眨眼、耸肩、喘气、
跺脚、面部或嘴唇的抖动等,
则要警惕口吃找上门!
1、什么是口吃?
口吃指言语节律异常,绝大部分孩子在3~5岁时,出现说话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口吃现象。
儿童口吃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速度超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当他们想表达很多、很复杂的事情时,却不能灵活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 就会出现“口吃现象”。
儿童口吃现象一般会随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而自行消失。但如果孩子出现超过连续3个月的口吃现象,或者有明显的加重趋势,就要认真对待了。约1%左右的孩子会持续口吃,甚至发展为结巴。
2、口吃有哪些警示信号?
(1)说话重复
孩子可能会重复一个音节(如“我”会重复为“u...u...u...u...”),或重复单字(“我我我我要吃苹果”),或重复词组(“我要我要我要吃苹果”)等不同的重复表现。
(2)延长、插入音
孩子可能会拖长某个发音(如“我”会重复为“u----------我”),或在句子开始前插入些声音如“嗯嗯嗯·我能吃面包吗”等表现。
(3)异常的动作表现
有的孩子除了言语上的口吃表现外,还存在一些其它的行为特征,例如说话时伴随眼睛的快速眨动、耸肩、用力吸气、跺脚、面部或嘴唇的抖动等。
3、口吃如何治疗?
由于口吃潜在的消极情绪影响,中重度患儿可以伴有快速眨眼、面部抽搐、紧握拳头等面部或肢体动作。若不对较严重的口吃进行治疗干预,患儿进入青春期后,容易产生社会和心理障碍。
儿童口吃治疗主要有言语治疗、心理干预、生物反馈疗法等。早期患儿主要通过父母的协助与言语治疗师的矫治,提高患儿的自信心,让患儿用自己的节奏表达。
专家提醒
最后,专家提醒,在孩子早期学语阶段,出现口吃加重,同时伴有肢体或面部的异常动作,说话时音调异常,回避需要说话的场合等,要及时寻求言语治疗师的指导和帮助。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