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祛痘始于一支外用药!痘友们应该怎么选、怎么用呢?
如果因为刺激性大而不能坚持治疗,那是很遗憾的事情。
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常用痘痘外用药以及如何使用能减少刺激。

痤疮治疗常见的一线外用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维A酸类,另外一类是抗菌药物。
这两类药物中,有的药是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买到,在使用前一定要看清说明书(比如有的药物有致畸性,妊娠期女性禁用),否则危害很大。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目前国内能够买到的维A酸类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有0.025%浓度和0.1%浓度)、异维A酸、阿达帕林、他扎罗汀。
这类药物能够通过和皮肤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从而促进毛囊角化恢复正常,减少毛囊闭塞和微小粉刺形成,对粉刺型痤疮的治疗和预防都有帮助。
同时,它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作用机制来改善炎性痤疮(丘疹脓疱型)。
除此之外,这类药物还有淡化痘印的作用。

要注意——维A酸类药物有光敏性,使用时要注意避光。通常是建议晚上睡前使用。
初期使用可能会有刺激性,这种刺激可能表现为红斑、鳞屑、皮肤干燥、刺痛、皮肤紧绷或灼烧感。
对于皮肤特别敏感或者是不能耐受外用维A酸类的人群,可以尝试用水杨酸和壬二酸代替,但效果可能不如维A酸。
国内治疗痤疮的抗菌药物有很多种,常见的三种是过氧苯甲酰、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另外氯霉素醇溶液、夫西地酸等也是医生常用的外用药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皮肤表面的痤疮丙酸杆菌,从而抑制皮肤的炎症反应,主要用来治疗丘疹脓疱型这种有炎症反应的痤疮。
其中,过氧苯甲酰还有溶解粉刺的作用。
过氧苯甲酰的特点是不会耐药,因此它是很多国家的痤疮治疗指南中,针对炎症性痤疮的首选用药。
它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刺激性,很多人在用药初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刺激反应,所以在用法上跟维A酸类药物类似,也需要逐渐建立耐受。
比起过氧苯甲酰,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刺激性要小一些,但可能会耐药。尤其是红霉素,在国内应用比较少。
这两种药一般不建议单独使用,而是跟过氧苯甲酰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性。
治疗痤疮的外用药物产生刺激性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特别是上面提到的维A酸类、过氧苯甲酰等一线药物。如何减少刺激呢?
第一,第一次使用,一定是小范围、薄层使用,观察24~48小时看局部反应,有没有脱屑及红肿刺痛。轻微的反应,没关系,可以使用。较严重的反应,去看皮肤科医生,评估一下再决定。
第二,外用维A酸类药物,按说明书一定是晚上使用,白天需要防晒。涂抹药物后可以再涂抹保湿润肤剂(具有皮肤屏障修复功能的更好),可以减少局部刺激性。其实痘痘本身也存在表面PH值的改变以及皮肤屏障问题,外用皮肤屏障修复剂不仅可以减少维A酸药物的刺激性,本身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强调一点:一定是脸上皮肤正常状态下下再外用维A酸类药物,不要洗完脸水还没有干或者是满头大汗草草擦拭一下就使用。
第三,过氧化苯甲酰和维A酸类药物联合同时外用的刺激性问题,相对普遍,如果联合使用,一定是分时间段。过氧化苯甲酰早上使用,维A酸晚上使用。痤疮指南也指出,过氧化苯甲酰和维A酸乳膏同时使用,前者会让后者的效果减弱。
第四,外用抗生素的刺激性,总体还好。但是有些液体类药物里面含有酒精成分,使用前一定要好好看说明书的成分表。如果是含有酒精的外用抗生素类药物,也避免和维A酸或过氧化苯甲酰同时使用,可以分时间段使用。
不过,有刺激反应并不代表不能使用。只要科学处理,通常都可以逐渐地建立耐受。
过氧化苯甲酰,克林霉素,维A酸,药物,痤疮,粉刺,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