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打药专业名称为玻璃体穿刺(注药)术。
通过注射不同药物,可治疗视网膜血管性、炎症性或肿瘤性疾病。
优点:眼球因为血-视网膜屏障的存在,普通药物无法进入眼内,而玻璃体穿刺(注药)术可直达患处,疗效显著,且全身副作用小。
目前眼内打药已经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眼内操作,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约24万人次。
情况A: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由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引起)
情况B:黄斑水肿(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白内障手术后等引起)
研究发现新生血管及黄斑水肿患者眼内VEGF因子分泌显著升高,VEGF因子成为新生血管成长为“参天大树”最重要的“养料”。于是科学家发明了抗VEGF药物,从源头阻断新生血管所需要的养料,从而达到缩小新生血管,减少水肿的目的。最新研究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过程中,各种炎症因子参与其中,因此为其抗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激素强大的抗炎作用恰好可以抑制炎症从而消除水肿的作用。
目
前可供选择的激素药物有:通过专用的注射针头,在睫状体平坦部(角巩膜缘后大致3-4mm)进针,将药物注射至玻璃体腔内,让药物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具体操作步骤:注射眼点表面麻醉滴眼液→眼部消毒→包头巾→盖洞巾→放置开睑器撑开眼睛→抽药→打药→点入眼药膏→操作完毕。从准备到完成整个操作时间约5分钟,真实的打针过程请看以下视频:注射疗程:抗VEGF药物,常用治疗方案:每1个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注射,以及注射间隔。(具体药物注射方案,请遵医嘱。)注射费用:在多次降价之后,现在抗VEGF药物平均一针在4000元左右,并且根据适应证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具体费用根据当地医保政策决定。打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持续1周,避免脏水入眼;
打药后可能会发生眼白处发红的现象,这种情况为结膜出血,无需特别处理,一般10-14天可自行吸收;
如出现明显的眼痛、眼睛红肿加重、视物明显模糊、眼前漂浮物增加等,应立即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