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言,介入治疗是标准药物治疗外的有益补充。
愿你在枯燥的医者生涯也能熠熠生光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作为治疗及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已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神经系统血管内介入治疗适用范围不断扩展,病例的治疗难度不断加大,介入相关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评估与急诊介入治疗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8》中已有论述,而国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非急诊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组织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以期为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言,介入治疗是标准药物治疗外的有益补充。介入医生在术前应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充分的认识,根据相关指南,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制定出有利于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特征评估包括:卒中危险因素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评估、其他重要器官评估、卒中病因分析。
推荐意见
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评估内容包括脑组织结构及脑血管路径评估、病变血管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评估。
推荐意见
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石,对疾病的病因、分型、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等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实验室检验评估内容包括血尿粪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
推荐意见
包括对于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抗凝药物、降糖药物及降压药物的应用评估。
推荐意见
包括术前讨论制度、责任病变血管确认及手术技术评估及并发症处理预案制定。
推荐意见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非急诊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4):277-285.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