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急诊脑卒中患者检查方案优化

2021-01-06   CTMR技术园蒋强盛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昨天夜班,在此分享三个 CT 检查病例。 

昨天夜班,在此分享三个 CT 检查病例。

01

晚间 19 点 40 分左右,来了一个脑卒中的病人,男,59 岁。

过床时,我发现病人身上带的 血压监测仪显示数值为 203/95,一看就是高血压。顿时怀疑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是,颅脑 CT 检查完没有发现任何出血灶,也没有明显的脑梗表现(可能 CT 对于早期的脑梗不是很敏感)。但 右侧 大脑中动脉密度 明显增高

病人基本是嗜睡状态。难道是脑梗了?但血压这么高,应该是出血才对啊?病人回急诊后于 20:10 又来做 颅脑 CTA+CTP 灌注
检查机型:
Toshiba/Canon Aquilion ONE ViSION 640
检查条件:
Brain Perfusion 脑灌注条件
注射方案:
4.5ml/s 370mgI/ml 碘对比剂 50ml

4.5ml/s 盐水 30ml

我清楚得记得,这个病人颅内血管显像的时间非常晚,我记得三十秒左右才开始显影,且显像效果较差。扫描完就让病人下了。由于是扫描多个时相容积包,数据重建较慢,当看到血管影像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未显影。我当时在想要不要给病人加扫个头颈联合 CTA,以便于显示下段颈部动脉的情况,及时给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但由于看到图像时间较晚,病人已经推床出了检查室的门。我追出去,拉着陪同医生说了下情况,问要不要再做个颈部 CTA,他无法决策,就先带人回去了。

如果病人仍然在床上 或许我就会直接 给加个颈部 CTA。 我记得在我 刚工作的前两年, 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当时接诊了一例胸痛的患者,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 CTPA 检查。检查完我发现肺动脉无栓塞,主动脉有夹层。当时就立即让护士抽药再进行全程主动脉 CTA 的检查,同时联系开单医生告知情况,医生说做。然后我让患者家属补交费用后把发票交给我。
来病人直接上了 DSA,行颈内动脉取栓术 由于我这里没有 DSA 影像, 查看病例显示:右侧颈动脉DSA 造影(4ml/s, 7ml)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完全闭塞,同时见颈内动脉末端大量血栓形成,右大脑中动脉未见显示。

00:46 病人术后复查 CT,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大脑肿胀,脑疝倾向。另外,右侧基底节、颞叶及部分脑沟高密度,可能是造影剂外渗。

对于这种情况,评断是出血还是对比剂外渗还是两者皆有,使用双能量扫描更有利于判别。

后来查看病人入院记录,患者下午 15 点左右家人未发现明显异常,傍晚 18:00 点左右患者妻子发现其身体向左侧倾斜,精神萎靡,呼之不应,伴有咳粘痰,流涎。症状持续不缓解,伴有小便失禁。遂家人送至我院急诊。

关于 CT 检查方案是否有值得优化的地方呢?脑卒中的病人,检查 CT 平扫与血管扫描和灌注已经成为必要的检查方法。但我认为,只检查颅脑似乎还远远不够,应当常规化将颈动脉也一起检查。已经有很多医院实行头颈联合 CTA + 颅脑 CTP 灌注扫描方案了,更好地为卒中患者保驾护航。CT 检查快捷方便,能提供很多临床需要的信息。颅脑血管起源于颈部血管,颈部血管起源于主动脉。

如果病人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病,比如房颤等,完全可以再同时检查心脏冠状动脉,心脏增强等检查。全方面地评估缺血性脑卒中事件。

TOF MRA 也示左侧颈内动脉未见明显显示,遂进行大范围 FOV=20cm 的 SilenZ-MRA 扫描,示在左颈动脉分叉处就开始狭窄/闭塞了。

那么这个病人为什么没有发生像本文开始讨论的那个患者一样呢?我想,这个梗塞也是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血管闭塞很容易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脑梗死,因为 Willis 环与侧枝循环来不及代偿与开放。而慢性的,就给大脑血管提供了较长时间的代偿适应期。当然还有 Willis 环的结构情况和侧枝循环情况等。因为不同的脑血管变异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同样是脑梗,有的人能挺过去,有的人挺不过去,在我的工作中能见到很多这样的病例。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探讨头颈联合 CTA + 颅脑 CTP 灌注扫描怎么执行呢?当然机器要首先能够满足颅脑 CTP 的条件,首先至少应该要是 64 排 CT,更高级的 CT 更好。高级 CT 不同厂家都有,都能很好地完成检查。飞利浦 iCT, 西门子 Force CT, GE Revolution CT, Canon Aquilion ONE 640 等。国产 CT 性能也十分优越,高转速、双能量、宽体探测器。这个检查过程怎么设计呢?在颅脑灌注过程中提取一期用作颅脑 CTA 这是完全可以的,但颈部 CTA 怎么解决呢?插在灌注过程中扫描?还是等颅脑灌注扫完再进行二次打药进行头颈联合 CTA 的扫描呢?我想二次打药肯定是可以的,而且是最简便的。但若插在灌注过程中进行头颈扫描如何实现?我没实践过。我想这个要跟灌注后处理数学模型相关,看后处理方面有什么要求,然后才能决定怎么扫描。

02

分享一例右下 腹痛的患者,临床差点误诊。临床怀疑是 阑尾炎,实为 胰腺炎。幸好检查全腹部而不是盆腔。

因此建议急诊腹痛的患者尽量检查全腹部,因为在工作中我也遇到好几次,只做上腹或下腹,扫描完看病灶都没有包全,比如占位性病变、肠梗阻等。只有做全腹部才更有利于全面观察肠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


03

再分享一例食管异物的。吃的鸡骨头。

其实食管异物有好多,最常见的就是吃东西卡住了,比如鸡骨头、鱼刺、枣核等。有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当有异物卡喉时,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处理,不可自己盲目处理。当然,预防很重要,吃东西时一定要慢,要注意,尽量不要说话。尤其是小孩与老人。

脑卒中,CTA,主动脉,急诊,检查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