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与疾病知多少?

2021
01/05

+
分享
评论
甲状腺医生刘凌毅
A-
A+

内分泌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话题,也许您经常听说“您得了内分泌疾病”、“这个疾病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由于您体内某种荷尔蒙增多,身体出现了化学反应”、“您性腺激素减少,进入更年期了”等等。

可是,内分泌系统到底有哪些器官或组织?每一种内分泌器官和组织具有什么功能,又受哪些调控?与内分泌器官或组织相关的常见内分泌疾病有哪些?也许我们会晕晕乎乎,分不清楚。

为此,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老师和年轻人们,将分期对上述问题娓娓道来。今天,我分享的是李圆梦和李乃适老师撰写的科普文章:甲状腺功能与疾病知多少?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经典内分泌腺,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我们身体的所有组织,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此外,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还与钙磷代谢相关。由此可见,甲状腺在我们身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甲状腺及其相关疾病。

01

走近甲状腺

要了解甲状腺,首先要知道它位于何处。甲状腺位于颈部,气管前方,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下方约2~3厘米处。形象地说,正常成人的甲状腺呈蝴蝶状,左右两个侧叶好似蝴蝶的一双翅膀,中间的峡部则像它的躯干。

(图1:甲状腺的位置)

甲状腺是如何工作的?

前文已经提到,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甲状腺激素是怎样合成及发挥作用的呢?试想一下,甲状腺是一个大工厂,它高效地从血液中“招募”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原料——碘。碘进入甲状腺后,迅速活化并与甲状腺内的酪氨酸残基结合,经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最终合成两种形式的甲状腺激素—T3、T4。简而言之,T3中含有3“个”碘,T4则含4“个”碘。

T3、T4合成后被分泌入血,绝大多数都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甲状腺激素;少数未被结合的为游离型甲状腺激素,而只有游离型甲状腺激素对组织才有生理作用。因此,我们身体内主要发挥作用的为游离型甲状腺激素,而结合型甲状腺激素则可视为它的储备库。

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其实非常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多一点或少一点,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时,都可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进入疾病状态。

甲状腺对机体的作用

那么,甲状腺激素究竟发挥哪些作用呢?概括来说,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作用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在胎儿、新生儿脑发育,幼儿牙齿骨骼生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调节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或许有些笼统。其实,甲状腺激素促进身体产热、维持我们的体温,调节机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这是它调节新陈代谢的具体表现。

三、影响器官系统功能: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对全身各器官系统几乎都有影响。举例来说,对心血管系统,甲状腺激素可使心跳加快;对消化系统,它刺激肠道蠕动、增强食欲。由此可见,甲状腺正常“运转”,合成并分泌正常生理水平的甲状腺激素至关重要。

02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系统

实际上,为了使甲状腺正常地行使功能,我们的身体中也存在着多种调节机制。接下来,我们主要讲讲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系统。

简单来说,在整个系统中,下丘脑扮演“首领”的角色,它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简称TRH)对腺垂体发布命令;腺垂体接收到TRH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简称TSH),也就是发出命令到达下一级;甲状腺则为腺垂体的“下级”,当接收到TSH后,甲状腺即生产甲状腺激素。

当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时,会反馈给“上级”腺垂体和下丘脑,“上级”相应减少TRH、TSH的释放,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生成。而当甲状腺激素不足时,“上级”也会收到反馈,并相对增加TRH、TSH的释放,以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这种自动控制的环路系统,在医学上被称为负反馈效应。

除上述的负反馈效应外,甲状腺功能还受甲状腺自身、神经及免疫系统的调节。

综上,机体对甲状腺功能的调节是多水平、多层次的。而当上述调节机制“失灵”,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时,也即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高于或低于正常生理水平时,可造成甲状腺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图2: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系统)

03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提起甲状腺疾病,多数人都会想到“甲亢”、“甲减”,这也是较为常见的两种甲状腺疾病。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以“甲状腺结节”就诊。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生产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并释放入血,使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产生一系列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易激惹、烦躁、失眠、心慌、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等。

也许有些病友会问,我为什么会得甲亢呢?其实,甲亢最常见的原因是由TSH受体抗体(TR-Ab)刺激甲状腺导致其过度工作而产生的,我们又称之为Graves病;该病除了以上各种常见症状以外,还常常伴发浸润性突眼,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胫前黏液性水肿(小腿正前方的部分皮肤)。此外,其他甲状腺疾病和垂体疾病也可能引起甲亢。

那么,甲亢应如何治疗呢?实际上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对于Graves病,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同位素治疗。简单来说,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原理在于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恢复到正常水平。

其他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或同位素治疗,手术治疗切除部分甲状腺,同位素治疗让甲状腺摄入一定剂量具有破坏性的放射性碘,都可以达到治疗甲亢的作用。

到底该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呢?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参考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谈完甲亢,我们再来谈谈“甲减”。与甲亢相反,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甲状腺激素缺乏或作用减弱导致全身代谢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甲减通常症状较为隐匿,发生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胚胎期起病的先天性甲减,如未及时治疗会造成以严重智力迟钝、身材矮小等多发先天性缺陷为特征的呆小症。而病程较长的成年甲减患者则可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表情呆滞、反应迟钝、面色苍白、面部水肿等。至于甲减的病因,较为复杂,其中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所致较常见。

根据甲减的概念,身体“自产”的甲状腺激素“供不应求”,我们可以通过补充来治疗,即口服甲状腺激素制剂。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少数情况引起的一过性甲减,其他原因产生的甲减应长期药物替代治疗。且治疗过程中,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临床表现的变化、甲功化验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最后,我们介绍另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病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造成的病灶。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病变,一般无症状、无明显危害;少数为恶性,即甲状腺癌。

事实上,临床上发现甲状腺结节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弄清结节的功能与良恶性。功能问题一般通过甲功测定就可以明确;而对于良恶性问题,临床医生会根据病情,结合甲状腺超声,必要时行B超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的结果也决定着后续治疗:如为无功能的良性结节,体积不是很大,多数无需治疗,每隔6~12个月进行随访;如为恶性肿瘤,则多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图4:甲状腺结节)

由此可见,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们要了解甲状腺功能,知晓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时就诊,规范治疗,让甲状腺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激素,甲亢,甲减,治疗,垂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