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好,美国疾病预防工作组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的5年存活率达到98.1%。
关于甲状腺癌筛查的必要性
谈具体的甲状腺癌之前,先说一下癌症筛查的一般思路,其实一种癌症需不需要筛查,取决于风险和获益,也就是说,如果筛查了有什么好处?同时会不会有什么坏处?
好处一般是指,能不能降低某个癌症的死亡率。比如,现在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低剂量胸部CT筛查可以减少肺癌的死亡率,所以肺癌是值得筛查、并且需要筛查的。
坏处一般是指,筛查的手段和筛查的结果会给人带来什么危害。主要包括:
筛查本身是不是有害?比如,由于会产生辐射,CT就是一种有害的检查。
筛查后的结果,会不会给人带来坏处?比如,结果不准确(比如假阳性),本来不是癌症,却被查出来怀疑是癌症,就会导致过度治疗,还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筛查甲状腺癌有益处吗?
根据目前的数据,筛查甲状腺癌并不能减少甲状腺癌所致的死亡率。
筛查甲状腺癌有坏处吗?
目前常常使用甲状腺B超来筛查甲状腺癌,韩国甚至从1999年开始把甲状腺癌筛查纳入国家癌症筛查计划。这么大面积筛查甲状腺癌,有什么坏处呢? 可疑结节可导致过度检查,但凡进行筛查,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可疑结节。对于这些可疑结节,医生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比如细针穿刺。穿刺本身就有危害,比如需要住院、穿刺后有出血的风险。如果细胞学化验仍然可疑,可能还需要其他的检查,甚至手术。
有一个研究活检了23445个甲状腺结节,发现其中60%是良性的,只有5%是恶性的,而剩下的35%都可疑,这些就会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反复的穿刺或者手术,这本身就是风险。同一个研究的数据表明,选择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中,64%最终都是良性的。
哪些人要筛查甲状腺癌?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和美国疾病预防工作组(USPSTF)的意见,目前不推荐没有症状的健康人常规进行甲状腺癌的筛查。
根据2016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2016年制定的【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以及 NCI指南,以下人群,建议对甲状腺癌进行筛查:
医生触诊到有肿大的甲状腺结节;
家族直系亲属中有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或者多发内分泌肿瘤2型的病人;
有头颈部放射治疗的病史,比如鼻咽癌患者接受过放疗等;
颈部淋巴结肿大,且高度怀疑是癌性的;
持续的吞咽困难,发音障碍,或者呼吸困难的
具体的筛查手段有哪些?
对于甲状腺癌的筛查,目前没有标准化的检查方案,我国医院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甲状腺 B 超。
甲状腺癌没有明显的病征,NCI 指出一般可能会在以下情况中被发现:
体格检查:医生对患者颈部淋巴结、声带、或者任何异常状况进行检查时
因其他病因进行手术时
因其他病因进行超声检查时
总的来说,我们不建议将甲状腺癌的筛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中,对于没有症状的健康人群,不建议进行甲状腺癌的筛查。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