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凡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指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我先行——乡镇卫生院创新服务标杆建设计划”,以加强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为核心,紧密围绕提升基层群众和基层患者的实际需求,培育和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创新举措优、特色优势突出的乡镇卫生院创新服务标杆,重点突出服务能力创新、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创新。
“只有家庭医生与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开展有效联系,才能保障医卫融合体系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中心卫生院院长胡臻硕谈到,“随着国家医改工作的深入,卫生院提供服务主体差别、服务对象差别较大,而基层卫生院人员少,工作量大,经手的事情较多,要做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需进一步完善医共体的上下联动机制,还要借助信息化手段”。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自产生以来,其担负的职责是广大农村居民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乡村公共卫生管理。为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李家集街中心卫生院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平台功能,节约人力成本,将绩效考核方案融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预警功能,方便医生维护辖区百姓健康。
李家集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北部,辖区面积195平方公里,服务半径8公里,辖行政村54个(其中自然湾359个),社区2个,人口 9.3万人。李家集街中心卫生院编制床位99张,开设除内、外、妇、儿基础科室外,还包括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口腔科等诊疗科目,年门诊量9万余人,为李家集街近十万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
胡臻硕介绍,“公共卫生重在预防,医防融合是关键,我们组建了以卫生院全体医生、公卫医生和乡医组成的家庭医生队伍。通过对团队不断地培训、管理和实践,团队成员初步具备了以信息化手段开展慢病管理工作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了医防结合开展卫生工作的意识”。
2017年5月,李家集街中心卫生院组建了由健联体专家、全科医生、公卫医生、乡村医生、护士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团队,现在共9个团队,成员79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公卫医师7人,护理人员10人,乡村医生52人),覆盖54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完成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工作。
通过实践,李家集街中心卫生院摸索出了一套公卫服务的绩效考核方法。以慢病管理为例,将慢性病人建档、筛查发现、随访、年度体检 、转诊进行工作量标化。按照标化工作量和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综合评价进行绩效考核。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促进了慢病管理的和老百姓的认同感。
胡臻硕表示,基层卫生院内部绩效考核中,要将家庭医生的签约率、规范管理率、知晓率、满意度、门诊就诊、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培训学习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同时要尊重卫生院科主任、团队长在实施服务中的人事、用工和分配权。
为了”解放人手”, 李家集街中心卫生院借助医卫融合信息化平台,通过健康武汉APP,开展慢性病人签约、建档、随访。院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住院HIS系统与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联通,实行电子转诊方便了医生更好的了解病人状况,节约了时间成本。
另外,该院加大对硬件设备投入,进一步规范电子签约服务和慢性病人随访工作,在区内率先为签约服务团队成员配备APP终端平板电脑,方便乡医进行电子签约服务、慢性病人随访。2018年11月26日至2020年12月18日共电子签约服务人数8638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7720人,贫困人口签约3067人。
李家集街中心卫生院义诊活动现场
辛劳付出,终有回报。经过调研,慢病患者的发现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均明显提高,服务对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