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啦啦小魔仙》女主仅25岁疑心梗猝死,年轻心梗都有这些特点
刚刚迈入2021年,大家都在晒美食、晒旅游、晒放松的日子,却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凌美琪的扮演者孙侨潞去世了。
孙侨潞妈妈表示,自己也不相信女儿猝死,网友大多表示希望这是假消息,毕竟,她才只有25岁,正是青春年华,前景一片光明之时。
孙侨潞自2011年后淡出荧幕后,没有再出演影视角色,近年踏足短视频平台,有400多万粉丝。
有爆料称,孙侨潞是因为跨年夜和朋友聚会,被劝酒,喝酒过多引起的心梗,引起急性疾病。但这个说法没有得到官方证实。
而在12月26日,孙侨潞还和友人一起去海边旅游,打扮时尚,看起来青春靓丽,不像是久病之人。
心梗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源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血管硬化,动脉狭窄,血栓形成,以及女性绝经后,失去雌激素抗动脉硬化的保护作用。而年轻人心肌梗死在国内是指40岁以下发生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家庭和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是什么导致年轻人心梗?发生心梗的年轻人都有哪些特点呢?
什么样的年轻人容易发生心梗?
年轻心梗的诱因与老年患者相比,通常有严重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与肥胖的情况。
吸烟可直接损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刺激机体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耗氧,而导致心梗的发生,且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小板黏滞度增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间接促进心梗的发生,数据显示,80%~90%年轻心梗患者的心梗发生与吸烟相关。
心血管家族史是年轻人发病的另一危险因素,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相近的生活习惯有关。肥胖、血脂异常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在年轻心梗的发病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血脂可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且肥胖及高脂血症可造成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关。
年轻心梗患者多为男性,其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心梗,考虑原因可能与雌激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相关,雌激素可以舒张血管、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胆固醇,并且可以减少氧化等作用。因此,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与男性趋于一致。
年轻人因为忽视体检、或者有早发心脏疾病家族史却没有重视,可能忽略了自身的心脏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从而导致猝死,也有可能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也会引起心梗猝死。
有些年轻患者患有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大动脉炎、结缔组织病、心肌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栓性疾病,因为平时缺乏症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还容易导致误诊。
另外,有口服避孕药者,若同时有吸烟习惯,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也会增加,吸烟和口服避孕药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尤其超过35岁者,常导致过早停经。
年轻心梗患者有什么特点?
从临床特点上看,年轻组患者心肌梗死发作多有明确诱因、典型胸痛症状和心电图征象。
年轻患者多有明显诱因,可能跟年轻患者有更多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有关,年轻患者更容易劳累及精神紧张,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升高、心律紊乱和血小板反应性升高,冠状动脉收缩,进而导致心梗。
从受累血管上看,年轻心梗患者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多支病变更多见,这可能与年轻患者冠脉内急性血栓的形成有关。
且年轻患者多为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没有明显心绞痛及陈旧心梗病史,提示患者发病前病变部位的血供尚可,未形成有效的侧支循环,发病时又以单支病变为主,所以一旦发病,其胸痛症状典型,又因平时无侧支循环建立,缺血后心肌坏死较快,所以多有典型的ST段抬高心电图征象。而老年人多为多支病变,发病前多已有心绞痛及心梗等缺血发作,在发病时侧支循环已建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变部位的缺血症状,所以老年患者胸痛多不典型,非ST段抬高心电图表现也较多。
年轻组患者经治疗后,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心脏事件及死亡的远低于高龄患者,可能跟年轻患者病变部位局限,而且很少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有关。
总之,年轻人一定戒除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避免高脂血症,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避免情绪激动、劳累、熬夜等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年轻患者症状和心电图表现都较典型,相对容易诊断和治疗,而且预后会比年老患者好。
孙侨潞猝死,相信最难过的就是她妈妈和家人,既然她不愿意多说,我们也不要过多的揣测和评价了,更不要让“小魔仙”死后还遭受流言蜚语。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