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
(ISN 教学病例
Dr. Satoru Kudose)
56岁白人男性,血肌酐进行性增高,由1.3 (7/2019), 1.44 (12/2019), 1.52 (6/2020) 升至1.67 mg/dL (7/2020)。
• 既往史:高血压,II型糖尿病,肥胖,强直性脊柱炎。既往有过镜下血尿病史。
• 个人史:同性恋,无吸烟史
• 用药史:10年NSAID史(indomethacin,20年起停用);二甲双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他汀类药物,Enbrel (TNFα抑制剂),Truvada(含有替诺福韦,tenofovir),雄激素贴剂
• 体检:BP 130/78 mmHg; BMI 29.5; 无水肿
• 实验室检查:尿检,红细胞 阴性,白细胞 0-2 /hpf ,UPCR 0.4 g/g;Hgb A1c 6.8%;血清中ANA,ANCA,HBV和HIV均 为阴性
1
免疫荧光
IgA ++,团块状、节段性沉积于系膜区;κ±;λ++,节段性沉积于系膜区; 其余为阴性
2
光镜
小球有节段性系膜增生,基质增生为主(蓝色箭头)
部分小管损伤,表现为刷状缘脱落、小管上皮细胞扁平(红色箭头),细胞脱落、TBM裸露(蓝色箭头),部分上皮细胞胞浆内有均质状包涵体(绿色箭头)
间质有灶性的纤维化和小管萎缩,中、小动脉硬化
3
电镜
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足突少量融合。系膜区基质增多,但未见电子致密物
小管上皮细胞内见巨大包涵体,呈均质状(蓝色箭头),与正常线粒体相比(红色箭头)体积更大。部分包涵体内还有线粒体棘突样结构(绿色箭头),提示这些为巨大、异常的线粒体
Q
诊断
1. Tenofovir 肾毒性导致的肾小管病变
2. HTN/DM导致的轻度系膜增生
3. 轻度IgA肾病
拓展阅读
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可以作为预防HIV用药
在2%的预防用药者sCr升高,所有这些患者在停药后20周内即可治愈
替诺福韦的清除包括小球滤过(80%)和小管分泌(20%),当GFR下降时,经肾小管清除会增多
下图显示替诺福韦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转运
(a)替诺福韦在基底侧通过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转运至细胞中。再通过载体蛋白转运,随后被管腔侧转运蛋白MRP-2(多药耐药蛋白2)和MRP-4分泌到尿液中
(b)TF分泌途径的紊乱(OAT-1活性增加或MRP外排转运活性降低)可能导致细胞内替诺福韦浓度增加,抑制线粒体DNA聚合酶γ, 导致线粒体DNA耗竭和功能障碍
单基因突变( ABCC2)改变 MRP-2功能,已被证明在HIV治疗中容易诱导替诺福韦的肾毒性
替诺福韦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为AKI和Fanconi syndrome, 长期使用会导致CKD
替诺福韦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形态学表现
• 光镜下,近端小管表现为急性退行性改变,包括管腔扩张、胞质简化、、刷状缘缺失、局灶性细胞凋亡以及相邻的间质水肿。一个显著特征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嗜酸性的包涵体,为噬曙红阳性
• 电镜下,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变大,棘突消失
替诺福韦已经被常规用于控制乙肝病毒
欧洲肝病研究协会最近发布了有关感染HBV的患者替诺福韦监测的指南:
• 在开始治疗之前,建议测量血清肌酐并估算GFR
• 高危因素包括代偿性肝硬化,肌酐清除率<60 ml / min,高血压,蛋白尿,糖尿病,肾小球疾病,器官移植和使用肾毒性药物
• 在第一年中每隔1-3个月对所有治疗的患者进行血清肌酐检测,估算GFR并测量血清磷酸盐,具体取决于患者的肾脏风险状况
发散性思维:
还有其他什么疾病可以导致近端小管线粒体的水肿或变得巨大?
参考文献
1. Kidney Int. 2010 Dec;78(11):1060-3
2. Kidney Int. 2010 Dec;78(11):1171-7
3. N Engl J Med. 2010 Dec 30;363(27):2587-99
4. J Am Soc Nephrol. 2013 Oct;24(10):1519-27
5. J Hepatol 57: 167–185, 2012
By 肾世风云·Haiyang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