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汤长江甲状腺微创消融治疗团队
专家简介:汤长江,深圳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深圳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外科主任医师。
『名医访谈』系列节目,聚国内医学界的优秀医师,探讨常见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诊治,分享前沿医疗成果,助力大众的健康生活。且看名医风采,尽在仁心精术。
本期名医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医院肿瘤微创介入诊疗中心汤长江主任一起探讨微波消融常见问题。
1、什么是微波消融?(原理)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 GHz之间的电磁波。在微波高频能量场作用下,生物体内的有极分子反复快速取向转动而摩擦生热,引起该部位温度升高。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微波炉便是这个原理。
微波消融是肿瘤治疗方法中常用的热消融方式,主要是基于微波的生物热效应工作机理,使用特制的穿刺针刺入病变部位,将微波传导至肿瘤组织内,在该位置产生大量热量,导致肿瘤细胞的组织蛋白变性凝固、细胞染色体畸变等而诱导细胞死亡。此外,高温还可以使肿瘤细胞内溶酶体的活性增高,并产生新的溶酶体而使其自溶。微波消融在临床上最常用的频率为915MHz和2450MHz,且以后者为多。
2、不同微波消融方式有何不同?
微波、射频、激光及HIFU(高能聚焦超声刀)均属于局部热消融治疗。其中,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对比如下:
①消融肿瘤大小:单极射频消融范围较小,仅2-3cm左右。多极射频采用伞状多爪的电极形式就是为了有效扩大消融范围,目前进口多极射频理论上最大消融范围在4cm左右。而微波消融消融范围大,目前2450MHz仪器的单针实际消融范围已稳定在4cm左右,915MHz仪器的单针实际消融范围可达8cm。
②消融时间:术中多极射频需多次打开和收回伞状电极,这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微波在消融同样大小肿瘤的情况下,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这也能有效降低麻醉的风险和其他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③电极穿刺操作复杂程度:多极射频需要在病人的大腿或臀部贴一个负极板,其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多极射频的消融范围;此外,多极射频在术需多次打开和收回伞状电极,既增加了手术的复杂度,又影响了消融形态。相比之下,微波电极操作简单、穿刺风险小、安全。
⑤其他因素:射频消融相对微波的消融温度较低,受血供影响很大;而微波消融受血流灌注影响小。射频的消融边界多为锯齿状,不如微波清晰,不利于术后评价;而微波的消融边界圆滑、清晰。受负极板的影响,多极射频只适合做深部的实体肿瘤;微波电极由于为单极,故也可用于浅表肿瘤的治疗。
3、微波消融在临床上有哪些优势?
总的来说,相比于其他消融方式微波消融具有以下优点:
①首先微波消融加热速率高,受热沉影响较小,缩短了治疗时间;
②消融范围更大;
③操作相对简单,穿刺风险小,更为安全有效;
④止血效果好;
⑤可多针并用。
微波消融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医生多了一把武器对付肿瘤,患者多了一种治疗的选择。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微波消融具有适用范围广,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相比于放,化疗,微波消融无全身毒副作用。
4、微波消融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目前,微波消融在临床上可用于肝、肺、肾、肾上腺、脾脏、甲状腺、乳腺等多脏器的实体肿瘤。
其具体适应症为:
①病人及家属不愿手术的小肝癌、周围型肺癌患者;
②年老体弱或有其他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③肝癌病灶局限但伴有严重肝硬化者;
④胃肠、乳腺、肺、子宫、甲状腺等原发肿瘤,肝转移灶(数目<3个,<5cm)而原发灶已切除者;
⑤术后复发或残存小癌结节者。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