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8.5万人已完成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元旦春节来临,这些事项要注意!

2020
12/31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普通群众什么时候能够接种疫苗?

 

今日下午3时许,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28场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黄如欣、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处处长翁铖、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黄昱、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山鹰出席发布会,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柯宜达主持发布会。



记者在会议现场获悉,福建省已全面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截至12月29日,全省已累计接种8.5万人,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体平稳有序。


那么,普通群众什么时候能够接种疫苗?疫苗的保护期有多长?元旦春节临近,应该怎么加强个人防护? 福建卫生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闽8.5万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目前,福建省疫情总体保持平稳,全省均为低风险地区,但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随着冬春季来临,气温下降,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高发时期,今后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


据统计,截至12月29日24时,全省已连续307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自3月19日福建省报告首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以来,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15例,已治愈出院191例,目前住院24例。


当前,对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工作,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已全面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截至12月29日,全省已累计接种8.5万人,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体平稳有序。



黄如欣提醒,在当前群体免疫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接种新冠疫苗以后,还是要求大家继续保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这些好习惯,以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


他表示,新冠病毒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要强化公民接种疫苗的义务和责任意识,争取做到高风险人群“应种尽种”,尽早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的最终胜利。


元旦春节期间疫情常态化防控

把控五个风险点 强化三项措施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国探亲及商贸往来频繁,学校和企业放假、节假日民俗活动、春运叠加影响,人员的流动和聚集现象会明显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


黄如欣表示,福建省将继续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原则,坚持“人物同防”,把住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疫情输入、走私偷渡疫情输入、入境冷链物品疫情输入、集中隔离人员传染、医疗机构院内交叉感染“五个风险点”,强化多渠道监测和多点触发预警机制、疫苗接种、公众个人防护“三项措施”,积极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好打赢抗击疫情的福建战役。


此外,要全力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两节”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大型的会议培训、年会聚会、团拜慰问等人群聚集性现场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餐饮服务管理,切实保障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健康安全;要进一步做好文旅活动和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毫不放松持续抓好交通领域特别是春运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研究制定错峰放假方案,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准有序错峰放假开学,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要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他指出,疫情防控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单位切实履职尽责,也需要每一位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希望大家少出行、少聚集,尽量留在本地过年,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个人防护。



 
问答1:  

 

“两节”临近,人员流动增加,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力势必增大,刚刚的发布已经让我们了解到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确保全省人民度过平安、祥和、欢乐的节日,请问普通公众在“两节”期间应该怎么加强个人防护?


黄如欣书记:“两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增多,为了保障群众健康,我们建议大家:


一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佩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少聚集。


二是要减少人群聚集。建议群众尽量减少不必要人群聚集活动,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三是要合理安排出行。倡导大家非必要不出行,错峰安排假期出行,不去疫情高中风险地区,旅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四是要科学置办年货。特别是购买进口冷链食品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使用电子支付。


五是要注意饮食安全。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实行分餐制。六是要做好健康监测。



 
问答2:  

 

紧急接种的重点人群都包括哪些人,他们都要到哪里接种?普通群众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疫苗?



翁铖:现阶段紧急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年龄应为18-59岁之间。


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种上疫苗,逐步在各人群当中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具体时间,我们将会及时公告通知。



问答3:  

针对群众对新冠疫苗接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担心,我省采取了哪些保障举措确保群众安心接种?



黄昱: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病毒是全新的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如果没有疫苗的保护,一旦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在病毒环境中,就很可能发生感染,因此接种新冠疫苗还是有必要的。这次紧急接种的新冠疫苗从生产研发到即将问世,整个周期时间不长,大家有各种安全上的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国产新冠疫苗与其他我们日常接种的其他灭活疫苗类似,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目前无论是从全国还是在我们省,现有监测的数据并没有观察到严重的异常反应。疫苗总体还是很安全的。


我们主要采取了几项具体措施:一是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疫苗接种点。二是逐级开展医务人员上岗前培训。各地对参与接种医务人员进行多种形式技术培训,让医务人员既能掌握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又能够及时救治;通过上述机制的建立,为此次疫苗紧急接种工作保驾护航。



 
问答4:  

 

目前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安全吗?疫苗的保护期有多长?病毒变异会不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张山鹰:目前国内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已累计完成几百万剂次的临床试验和接种,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需要后续持续跟踪研究,目前证据显示,疫苗保护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这种病毒的变异变化还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国家相关单位用前期研发的疫苗产生的抗体,对不同来源包括国外的毒株进行中和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没有看到病毒变异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鸿鹏

通讯员孙永杰

编辑:乔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冠,疫苗,事项,疫情,病毒,防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