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是一名工作积极性很高的程序员,每天都在电脑前奋力敲写代码…… 哎,不知道为啥,最近我右手感觉有点麻麻木木的。你说这要紧吗? 我看你估计是最近加班多累着了,要不请个假休息两天?
哎,不知道为啥,最近我右手感觉有点麻麻木木的。你说这要紧吗?
我看你估计是最近加班多累着了,要不请个假休息两天?
我看不一定,手麻可能是中风了哦!那可不是小事,快去医院看看!
小陈来到骨科门诊,和医生说了说自己的症状,原来他手麻的症状已经快两个月了,主要是小指和无名指半侧麻木,有时还会有肘部的疼痛,严重的时候觉得右手敲键盘也不太灵活。医生查看小陈的右手,未发现肌肉萎缩,随后叩击患者肘部,小陈出现手臂内侧放射到小指的麻木感。医生了解到小陈的工作习惯后,经过初步判断,医生对小陈说:“你这个可能是尺神经在肘关节受到了卡压,叫做肘管综合征,我建议你做一个肌电图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评估一下尺神经受损的程度。”
肌电图是记录神经和肌肉生物电活动以判断其功能的一种电诊断方法。于是小陈进一步完善了肌电图检查,让我们来看一下医生的判断是否正确呢?
诊疗经过
首先是神经传导检查,我们主要关注神经的传导速度以及波幅。想象一下,神经要把中枢的指令快速传到效应器,比如肌肉,就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且该指令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调动效应器,或是效应器可以正常运行。这就对应传导速度及波幅。根据患者的症状我们进行了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检测:
图1. 神经传导检查
该患者的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相应的波幅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尺神经肘上-肘下段的传导速度只有33.1m/s,波幅更是只有3.9mv,相比肘下-腕段下降了近一半。而尺神经干的波幅也有下降。我们不难得出患者的尺神经有损害。下面更为直观地看一下患者尺神经运动传导的波形长什么样(图2),可以看到第三个波形为医师在肘关节上5cm处刺激,它最高峰的“身高”比在肘关节下5cm处以及腕部刺激后得到的两个波形矮了近一半。
图2. 患者尺神经不同部位受到刺激后得到的运动传导波形图
这说明患者的尺神经在这之间受到了损害,以至于“电流”无法顺利通过,我们称为传导阻滞。于是检查医师使用寸步法进一步定位阻滞的部位,提示肘-肘上2.5cm段可见寸移时间延长(1.5ms),波幅显著下降(7.6mv→3.8mv)。所以小陈的尺神经是在肘关节至肘关节以上2.5cm处受到了损伤。
到这里我们看出小陈的尺神经确实有损伤,那么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表现如何呢?检查医师进一步完善了针极肌电图(图3),通过在肌肉内插入针芯来判断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
图3. 肌肉针极肌电图检查
到这里,我们可以较为明确地说小陈的手麻是尺神经在肘部的损伤造成的,也就是骨科医生最初的诊断:肘管综合征。那么小陈没有受到外伤怎么会出现神经损伤呢?我们进一步来看看肘管综合征的来龙去脉吧。
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水平受到嵌压、牵拉、摩擦等多种因素作用而致的尺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嵌压类疾病之一。肘管综合征的产生具有其解剖学基础,尺神经由颈8-胸1神经根发出,在肘部,尺神经走行于尺神经沟内,位置较为表浅(图4)。继而进入由尺侧腕屈肌与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相连的两个头组成的一个弓形通道,即肘管,位于肘关节的内后方。
目前认为肘管综合征的产生主要与肘管内压力增高有关,进而造成尺神经的神经变性损伤。有研究表明,肘管内的压力会随着屈肘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以想象,尺神经像一根绳子,当肘关节屈曲时,这一部分尺神经受到牵拉而张力增高。
因此,临床上一部分肘管综合征为慢性职业性损伤,工作中肘关节持续保持屈曲状态或肘关节长时间置于桌面,肘管被拉紧而尺神经受到持续摩擦、牵拉及肌肉压迫而产生损伤; 长时间外科手术中,由于麻醉状态下患者肘部长时间处于被压状态,也可出现尺神经嵌压性损伤。此外,骨折、肘关节脱位、肘管周围的占位性病变、关节炎等均可导致肘管内压力升高或直接造成尺神经的压迫损伤。也有学者提出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也会增加肘管综合征的发生率。
尺神经为混合神经,于是当其受到损伤后感觉和运动症状均可出现,且感觉症状可先于运动症状出现,患者可有小指、无名指及手背尺侧的感觉麻木(图1),不超过腕部。患者还可出现臂内侧和肘部的疼痛,当叩击患者肘部时出现疼痛则称为 Tinel 征阳性。
尺神经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
尺神经支配大多数手内侧肌群,故患者可表现为手内侧肌群的无力,尤其是小指及无名指,导致手无法攥紧,而正中神经支配的其余指握力正常。严重时,患者骨间肌、鱼际肌可有萎缩,查体可见患者小指及无名指不能伸直而呈屈曲状,称为“爪形手”(图2)。
尺神经受损后,其支配肌肉出现萎缩(“爪形手”)
我们从小陈的就医经历中可以知道,为了明确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临床医生首选肌电图检查,其优势在于可以提供量化的指标,有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
那么出现了肘管综合征之后,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呢?
对于病程短、症状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可考虑先行保守治疗,使受到牵拉的尺神经得到放松,比如尽可能减少肱三头肌的运动锻炼,避免过多的的屈肘运动及姿势,避免对肘部内侧直接施加压力。部分患者夜间休息时可使用矫形器,以防止肘屈曲超过 50°。对于感觉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短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症状。那么当保守治疗无效或患者症状影响生活时需行手术治疗,目的在于解除嵌压等病因。手术效果取决于多方面,包括年龄、神经嵌压的时间、运动及感觉症状的程度,最常应用的手术方式有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尺神经前置术和内窥镜下尺神经松解术。
根据以上阐述,我们知道一部分肘管综合征是可以预防的,这一部分主要是由于姿势不良造成。如人们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打电话或侧卧,使得肘关节长时间处于屈曲位,均导致尺神经受到牵拉或压迫而产生症状。倚靠于肘部或进行需要持续或反复紧握动作或前臂旋前和旋后动作的活动也可激发这类症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肘关节长时间的屈曲;应注意适时的活动及放松肢体,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使神经得到放松。另外对于健身人群,应避免过度锻炼肱三头肌而使尺神经不断受到牵拉及摩擦。
拿到肌电图报告之后,小陈知道了导致他手麻的“真凶”,在医生的指导下,他仍然努力工作,但是这次,他学会了如何爱护他的神经。相信他再也不会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毕竟他知道,当他屈肘敲写代码时,他的尺神经正在不断受到牵拉而逐渐失去“活力”。这一次,他不会再让他的尺神经“在肘难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