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基层|袁钟:医疗一定要有关爱,做有“温度”的医生

2020
12/30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爱是给予 ,医生也需要回报。

 

 
见习记者:蒋硕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医护人员奋战在“医线”,他们不怕牺牲,连续奋战,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与努力,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守护神”,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抗疫事迹,体现了医生的职业价值观。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县级公立医院既是城市三级公立医院网络的网底,又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处于我国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枢纽位置,对于遏制疫情向农村扩散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县域医院应更好地运用人文医学,进一步拉近医患关系,要成为百姓最信赖和最受尊敬的人。

本期的《大咖说基层》邀请到了国家卫健委生命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袁钟教授,和我们聊聊县域医院如何运用人文医学提升与政府、社会、患者的有效沟通,建立基层医疗行业的公共信任资本。


 
国家卫健委生命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袁钟教授  

 
 

爱是给予 ,医生也需要

政府 社会 患者爱的回报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   我国有近400万的基层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社区防控   。社区防控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是离百姓最近的,每天与成千上百的居民耐心的沟通,完成了日常诊疗、居家健康监测等工作,做好社区防控的“排雷兵”是他们职责所在,是他们的逆向前行佑护了社区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这处处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医务人员、患者、社会各方对医学人文有了更高、更多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质,增强了医患沟通能力。  


袁教授说,这次新冠肺炎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积极报名组织奔赴武汉进行抗疫,   体现出了医生“ 舍我”的“大爱”精神,这正是人文医学关怀。   我们医生这个职业有个缺点,我们不愿意沟通,我们当年学医都认为万事不求人,因为我们有技术,我们只想为患者减轻病痛,帮病人把病看好,我们的内心很纯粹。  

 
“医生在与政府、社会、患者三者关系中,我们不仅给患者带来效益,更给政府和社会都带来效益,就像这次新冠疫情,几乎全国的医务人员都参与抗疫,与时间赛跑,把挽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才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国民经济也开始复苏。   医生的关爱是默默付出,正是这样的行为,让患者备受感动,拉进了彼此心灵的距离。”袁教授如是说。

 
袁教授表示,在基层医院主动争取社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给三方带来效益,但我们医生也需要三个方面有回报,爱是给予,但也需要回报。   基层医生是亿万群众的健康守护者,保护和维护基层医生利益的根本也是为了群众的健康服务。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袁钟教授接受《健康县域传媒》记者独家专访    

 
“有两个回报我们得的很少,一个是政府,一个是社会,我们医患关系这两个回报很少,反过来都集中到患者那,往往这种关系会发生不融洽的情况,我们国家政府,给医生和护士很大的荣誉,但是地方政府怎么样?我希望地方的医院院长、领导要和政府沟通,让政府理解我们”,袁教授说,健康是釜底抽薪的生产力,一个问题就是所有问题,会让整个社会停摆,老百姓生命有保障,社会才有安全感。   本地医院应该培养更多的好医生、好护士,很多政策方面让政府带动,让本地基层医生、护士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有更多的支持和发展机会      

 
 

让医生成为最受尊敬的人,

建立基层医疗公共信任资本


 
袁教授表示,   让医生成为最受尊敬的人,让医院成为最受尊敬的医院,那就是好的品牌。   什么叫医学伦理?有一个标准是,一切对病人有利,什么叫经济学伦理?互利,对自己有利。所以医生的尊严也受到很大的损害,我们对行业的信任资本也受到很大的损害。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公共信任资本,这是最受尊敬的,在基层医院,更需要建立这种公共信任资本,让百姓相信我们。  


袁教授反复强调,   医疗一定要有关爱,医疗一定要有尊严,一定要让老百姓由衷的感谢,这就是人文医学。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袁钟教授接受《健康县域传媒》记者独家访    

 
袁教授说,这是一个欲望大于道德的社会,欲望大于道德,怎么才有好人,唯一的办法是好人有好报,大医院是道德异乡人,   基层医院是道德同乡人。在基层医院要记住提高技术是一方面,另外医生更要有爱、支持、技术和经验,医生要把爱放在最前边。其实看病就是一个情感的过程,如果把情感的过程通过爱来表达,我相信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就要多一些,当地政府支持也会更多一些    

 
 

把患者当亲人,

做有荣誉感 有尊严的医生


 
袁教授表示,好技术只是个工具,帮病人,如果就为了赚钱不管医德,那是市场交易,医生一定要有尊严的挣钱。医生职业价值观就是在治疗当中获得荣誉,获得成就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医生是一定会干坏事,   告诉他成为本地最受尊敬的人,大家不尊敬你,就不是好医生,医生要钱更要尊严    


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医术和医德一样重要,医术是救死扶伤的根本保证,“医者仁心”就是医生的职业道德。一个人找你看病,把所有隐私告诉你,把所有痛苦告诉你,把生命都交给你,把医生看成是最信赖的人,因为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把这个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叫交易,它不可能有尊严。   基层医疗的医务工作者,经常会面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怎么样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把患者当成什么角色来对待显得尤为重要。袁教授如是说。  
 


袁教授说,无论技术好坏,我不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但我一定要好好治你的病,是否有温度的医学,是否真的帮患者,是把患者当亲人?把患者当交换对象?还是把患者当敌人警惕对象?如果这么三个关系发生了矛盾,发生了冲突互相伤害了,哪种关系是最可能是宽恕和原谅。   如果当做亲人,宽恕和原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敌对对象一定会发生冲突,警惕患者把患者当敌人,很容易上升为暴力对象。在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更应该爱戴你的病人,人文医学讲的是“爱”,把他们当成亲人一样,大家互相理解信任。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袁钟教授接受《健康县域传媒》记者独家访  
 

 
“医疗行业应该是政府、社会、患者三者给医生回报,大多数医生非常的善良,医生给患者垫钱,医生给穷人看病,病人跑了医生挨罚,包括这次四万多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奔向武汉。我问过做医疗行业的销售人员,他说拿着枪逼他都不会去的,还有个县委书记和我说都不敢相信这次有这么多医生会报名去支援武汉,自己感动的流泪了,医生素质是我们这些职业当中人格最高尚的”。袁教授如是说。  


基层医生与百姓朝夕相处,最打动老百姓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医德。正是因为好的医德才使他们受到百姓拥戴。医疗要有关爱,医术要有温度,人文医学讲的是情,是关爱,把病人当亲人才能拉动医患关系,构建政府、社会、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编辑:蒋硕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大咖,基层,袁钟,医生,患者,政府,袁教授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