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要善良?

2020-12-29   陈郑礼

肯为别人考虑的心,就是善良吧。

大部分人教育子女的时候,应该都会教育他们——做人要善良。
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阴险狡诈的小人,反而逍遥法外,过得比善良的人要好。
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求孩子们善良呢?该怎么说服他们要善良呢?
都2021年了,善良在这个社会上,还有用吗?
人,都是利己的,我今天从利己的角度讲讲—— 为什么要善良?
 
 
1、不善良的成本变高了 
人生在世,名誉是很重要的财富。这一点,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为突显。以前做一点坏事,被村里的人骂几句就完了,时间一久,可能大家也就忘了。实在不行,大不了远走他乡,从头开始,继续招摇撞骗。

现在做一件坏事,通过网络,马上就能传得沸沸扬扬。私信发一发,十几个人知道了;朋友圈转一转,几百个人知道了;公众号推一推,几千个人知道了;要是敢做出一些天怒人怨的举动,各种渠道的媒体一起上,就有好几万个人会知道。搞不好还会记在征信记录上,寸步难行。
 
2、内心会觉得不善良才是对的
上面说的,都是别人的看法。
其实,不善良对于一个人内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旦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了收益,就会刺激他再次贪赃枉法、铤而走险。这种反馈机制会让一个人的欲望不断放大,直到东窗事发。
 
 
3、不善良会影响到将来
人是一种有预期的生物。比如:股票涨的时候,买的人永远很多,尽管其实跌的时候可能的收益会更大。

当一个人被认为是不善良的话,他不仅现在的机会没了,将来的机会也跟着消失了。所有的人都会敬而远之。

就好像如果现在房价突然跌30%,不仅现存的房产会损失价值,还会造成市场的踩踏,一泻千里。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办大事需要合作才能成功,毕竟赵子龙也是需要张飞接应的。
几个不善良的人,可能会为了短暂的共同利益合作一次,但是从长远的时间尺度上看,是没有办法合作的。
就算是善良的人之间互相合作,还很可能因为“分赃不均”吵得不欢而散,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贡献大嘛,张飞在长坂坡还差点杀了赵云呢。
那么一群不善良的人之间,怎么会完全信任对方呢?
 
 
5、要为可能的“不善良”留一条后路
人生总有无奈的时候,在必须不善良的情况下,有一个好口碑才更能取得好的效果,退一步讲,周围的人才能原谅你。
好人做坏事,一般都认为是迫不得已、形势所迫、无奈之举。
坏人做坏事,就叫做丧尽天良、蓄谋已久、狗改不了吃屎。
就像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里的台词:“我以为只有我这样的才会背叛革命,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是叛徒!”
 
 
最后说一个小故事,说说什么才是善良?
“千古一帝”康熙,有一次大宴群臣。我们印象中的“大宴群臣”应该是推杯换盏、其乐融融。其实不然,大臣们往往战战兢兢,皇帝喝醉了,一个不小心,自己有可能掉脑袋的。康熙理解这种心情,说了一句:你们吃吧,朕就不出席了。
 
 
我想,这种肯为别人考虑的心,就是善良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教育,孩子,善良,坏事,合作,群臣,大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