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就医、及早治疗、及早溶栓或取栓
# 肺栓塞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很多人情愿宅在温暖的家里而不愿出门。但是“天冷宅家”也“危机重重”。随着气温的降低,肺动脉栓塞患者明显增多,而肺栓塞目前也被公认为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12月16日下午13时20分,住在上海海华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陈耀(化名),76岁,在行常规吸痰护理后突发呼吸急促、紫绀、大汗、意识障碍。当时监护屏显示患者呼吸频率40次/分以上,快速房颤,心率150次/分以上,血压180/100mmHg以上。患者觉得烦躁不安,随时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原来,患者于一个月前因急性脊髓炎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入科1周时查四肢血管彩超发现右侧股静脉有一弥漫性低回声阴影,考虑为股静脉血栓形成,每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一支。
当时“危险的种子”就已悄悄在“生根发芽”!
命悬一线之际,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主任陈林在先后排除掉痰栓堵塞气道窒息及急性心梗等意外事件后,首先考虑患者突发肺动脉栓塞。于是其毫不犹豫,立即给以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西地兰静脉注射强心,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控制血压,吗啡镇静,输液扩容,呼吸机使用100%高浓度氧,先采用CPAP模式,后调整为A/C模式等多项急救措施,大致40分钟后,患者通气好转,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意识清楚。抢救后复查股静脉彩超,原血栓消失,符合脱落肺栓塞。
次日上午,患者精神状态恢复得非常不错,主管院长罗明还前往病房看望患者,患者虽尚不能言语,但他通过竖大拇指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感谢。
患者家属亦对陈林主任及其带领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激于其能够及时拯救患者于危难之间,感激于上海海华医院的医务人员和领导们对患者的关怀备至。
“肺动脉栓塞若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断和治疗,病死率非常高;但若能及时诊断并给予溶栓、抗凝治疗,病死率有望大大降低,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陈林主任向笔者指出。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人们户外活动减少,久坐少动、寒冷刺激等易致血液凝滞因而形成血栓。
一说到血栓,大部分人对其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血栓会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梗,或是堵塞脑血管形成脑梗,但事实却不仅如此。
四肢静脉血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当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目前肺栓塞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死亡率居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因此有效且及时解除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此外,近年来,肺栓塞患者有呈年轻化的趋势,11月初,济南一位36岁的主持人就因突发肺栓塞医治无效去世。如果还抱有“我还年轻,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血栓,这起事件无疑给年轻人们敲响了警钟。
如何预防血栓形成,血栓患者如何预防肺栓塞成了关键:
#均衡膳食
相关研究表明,平时均衡膳食的人群患血栓的概率更低一些,因为除了吃一些主食之外,再适当的搭配粗粮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还能避免血液黏稠。
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的黑木耳,洋葱,菠菜,西红柿等植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而魔芋,玉米,燕麦等,都属于粗粮,其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此外,还要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因为其中不光含有大量水分,还有丰富的粗纤维及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功效而粗纤维能够阻止胆固醇吸收,从而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粘稠度,以防血管被堵塞。
#适量运动
其实无论到了什么年龄,都应该做适量的运动,不光能促进脂肪代谢,还能加快血液流通的速度,将体内的垃圾毒素排出体外,有效避免血栓形成。
#多饮白开水或适量饮茶
尤其是中老年人,冬季睡前和起床后先饮一杯水,每天保证充足饮水量,若是起床后喝一杯温水能够稀释血液,冲刷血管。当然,如果不想喝白开水的话,也可以适量地喝些茶水,因为茶叶中有茶树咖啡碱,叶酸等成分,若是摄入体内,便可以降低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
控制好血压,戒烟限酒,不要熬夜、过劳,做好血栓性疾病的防范
#及时就医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体内的血栓可能已经形成:
1. 一条腿看起来比另一条腿肿胀,常见于小腿;肿胀的肢体皮温增高、发红;
2.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胸口疼痛等;
3. 患肢疼痛,随着血栓的增加,疼痛会加剧;
4. 有类似惊恐发作的表现,肺栓塞患者常常感觉极度恐慌、头晕目眩、有濒死感等。
一定记得及时就医。对于血栓性疾病来说,及早就医、及早治疗、及早溶栓或取栓,可以取得更佳的预后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