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男性看来 乳腺外科男医生 是令他们羡慕的职业 也有人好奇 每天面对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乳房 乳腺科男医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很多男性看来
乳腺外科男医生
是令他们羡慕的职业
也有人好奇
每天面对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乳房
乳腺科男医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乳腺科几乎清一色男性
打开手机预约乳腺科医生,可是刷了一圈,科室里几乎清一色的男医生,这样的困惑,相信不少女性都会遇到。
乳外科张惠灏副主任医师:
“乳腺科曾隶属于普外科或肿瘤外科,相比于女性,男性医生在体力上明显占据优势,所以外科几乎很少见到女性的身影。”
近年,随着乳腺科从普外科或肿瘤科中独立出来,原先部分擅长乳腺治疗的男医生也自然而然剥离出来,成为乳腺科的顶梁柱。
乳腺癌诊治的叶松青主任医师:
“乳腺疾病总得有医生来治疗,之所以分科时选择了乳腺,主要还是从当时乳腺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景上考虑的。”
在众多癌种中,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是最接近国际诊疗水平的癌种之一,乳腺癌的治疗发展很快,但专科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乳腺诊疗的广阔前景令他跃跃欲试。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医院细分乳腺专科,女医生的比例相较以往有所增长。
“我们医院乳腺14名医生中,已有两名女医生。相比其他外科手术,乳腺手术对于体力要求相对低一些,她们不仅给外科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也能更好地满足女患者的需求。”张惠灏说。
第一次出诊也会感到忐忑
回想起作为学生第一次跟随老师出诊的感觉,叶松青坦言,当时还是会有些忐忑和羞涩。但逐步走上工作岗位,把它当作一份治病救人的职业,自然而然就会放下内心的忐忑,更加从容和自信。
而在张惠灏看来,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自己的身份也就自动切换了。“在我们医生眼中,女性的乳房就是一个器官。我们面对的其实是一个个需要挽救的生命,甚至是一个个家庭。”
尽管如此,在同学、朋友聚会时提到自己是乳腺科医生,大家还是会用“那样”的语气对张惠灏一阵调侃,刚开始他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后来就坦然了。“自己心里坦荡,行得正,就不用担心别人非议。”
遇到女患者对自己身份的不信任,是身为乳腺科的男医生不可避免会遭遇的情况。
早些年,女性的观念还很保守,特别是年轻女性,面对男医生提出乳房触诊的要求,不少人都难以接受。
为了化解女患者的尴尬,张惠灏要求触诊时门诊里都要有第三者在场,比如女学生、女护士,或者患者家属,这样患者在心态上就能放松许多。
随着科普工作力度的加大,张惠灏发现这些年女性对于自己健康的关注提升,就诊时大家对男医生的接受度也大大提升,可能一百个患者中,会介意的也只有5%。毕竟对患者来说,治好疾病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关怀女患者
她们才愿意交心
为了更好地赢得女患者的信任,乳腺科男医生们都磨出了一副好性子。
专业技能是硬实力是根本,但更多地还需要给患者耐心,包容和理解。
“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花更多时间跟她们交流,了解她们的意愿,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只有这样,女患者才会和你坦诚相待,更好的配合治疗。”叶松青说。
为了拉近医患、患友间的距离,作为乳腺癌专委会全国委员、福建副主委的叶松青成立了“省立医院乳腺之家”微信群,如今成员已逾五百人,科室医生通过微信群,不仅为病友们提供正确的术后随诊、康复指导,每年还定期组织患者外出聚会,医患互动。
由于乳腺癌早中期并不会出现疼痛,以至于临床很多老人患者的乳房出现变形时,才来看诊。为了让女性不要讳疾忌医,男医生们都开始不遗余力地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到现在为止做了200多场科普讲座,并被评为福建省十佳科学传播人物。就是想把乳腺癌的危害告诉女性朋友,向她们传递早防早治的理念。”讲课中,张惠灏列举了许多临床中遇到的病例,以及乳癌典型体征的图片,让更多女性关注自己隐私部位的健康。
讲座内容不仅触动了许多女性,也让张惠灏获得了她们的认可和信任,收获了“女性之友”的称号。
被唤为“男神”的福建省立医院肿瘤科林孟波主任医师同样也拥有一群身患乳腺癌的女粉丝。
面对身边女性思虑多、敏感的特点,林孟波的法宝就是多关心患者。
“有时医生特意去强调病情,一些患者会放大疾病的严重性,显得过于焦虑,如果有意地轻描淡写,对方可能会觉得医生对自己不重视。”林孟波说。
因此,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林孟波特别注意察言观色,把握说话的技巧,摸清患者的心理。
他组建的乳腺癌患者交流群每年还会组织两天的联谊活动,他也会在百忙之中和患者融入在一起,吃饭、唱歌、聊天,成为朋友。
“其实很多时候,患者需要的是一个能耐心倾听的人。她们能感受到你在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自然也愿意与你‘交心’。”林孟波说。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文 设计:李钊铭
编辑:杨小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