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国采就位,关节赛道还是香饽饽吗

2021
01/07

+
分享
评论
Eshare医械汇
A-
A+

参考冠脉支架国采的惨烈降幅,关节价格必然大幅下降。那么未来这个赛道还香么?


集采后,市场天花板会不会变成50亿

近几年,受益于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关节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Eshare医械汇测算,2019年关节市场销售规模约为87亿元,较2018年增长19.18%。考虑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健康意识提升、国民经济水平上升等因素,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


目前关节置换手术在我国的渗透率非常低。根据第7届中国髋关节外科学术大会数据,2018年中国髋、膝关节手术量分别为44万和26万台,髋关节植入渗透率约为美国的1/5,膝关节渗透率约为美国的1/12。

按照美国的渗透率,中国未来髋关节置换手术应该在200万例每年,膝关节置换手术在300万例每年。

再来看下,骨科关节进入集采后的降幅情况。从已试点省份的降幅来看,平均降幅在30%-70%。2019年9月,江苏省第二次耗材联盟谈判,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为47.20%,最大降幅为76.70%;2020年8月,江苏省第三轮高值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初次置换人工膝关节平均降幅67.3%,最大降幅81.9%。

参考冠脉支架,关节国采降幅预期不会低于试点省份的降幅。基于上述中国未来关节手术量,国采后,如果关节均价是3000元,那么未来关节市场的天花板在150亿。如果降价再惨烈点,均价降至1000元,那这个市场的天花板就变成50亿了。

另外集采后,关节降价可能会造成骨科医生收入下降,做关节置换手术意愿下降,进而导致手术量降低,关节市场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减小。

当然目前也只是猜测,未来关节市场规模会是怎样的走向。等集采结果出来,或许可以再来探讨下。


 关节集采,进口国产竞争会如何

目前国内关节市场集中度较高,进口企业捷迈邦美、史赛克、强生、施乐辉等进口企业占据月约72%的市场份额,国产明显处于劣势。那么骨科关节进入国采后,进口和国产的竞争又会如何呢?

参考冠脉支架国采,进口国产无差别入组,价格厮杀激烈程度大大超出预期。进口产品大批退出,雅培甚至直接出局。在国产化提升上,可谓是成效明显。那么关节国采,会采用同样的方案,从而提升关节国产化率么?

对此,业内普遍预期不会照搬冠脉支架集采逻辑。主要的原因是在国产化上,冠脉支架国产化率达到70%,但关节目前国产化不足30%。从冠脉支架国采经验来看,进口企业在价格上,会积极跟进大幅降价。那么集采后,进口国产关节价格可能会仅相差几百元,患者大概率会优先选择进口产品。

这样的情况下,原本就占比不高的国产产品,将会进一步受到挤压,国产关节企业就更难以做大做强。另外,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文件,也表示将根据不同耗材的情况具体制定集采方案。

目前国采方案未出,市场也存在很多变量因素,进口国产谁会是国采下的最大赢家,暂无法下定论。但无异议的是,进入第二批国采后,关节领域的竞争必然会加剧,市场格局或也会赢大洗牌。

同时随着医学、材料学等上下游行业技术的进步,骨科技术将不断向数字化、微创化、和智能化发展。集采之外,进口国产未来谁先占领这些创新领域的高地,谁将有望在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香饽饽,国采,赛道,关节,集采,降幅,骨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