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凶险,从发作到脑死亡只要几小时!

2020
12/28

+
分享
评论
常笑健康
A-
A+

当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后,就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



 

有人说,神经内科,是最容易收到疑难杂病和奇葩病人的科室。于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仅如此,这里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本源的地方。《小竹医记》,聚焦神经内科众多病例,从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后的故事。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24小时工作的”机器“,里面有数百万个神经元“零件”相互传递着信息,这个24小时的“机器”并非完全无私奉献,它也需要“吃饭”,也需要无时无刻消耗身体供给的能量。


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有两个来源,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要,一是氧气,而另一个是葡萄糖。


关于氧气,“脑细胞不耐受缺氧”这大家都知道。比如,一个溺水的人,在水中缺氧了5分钟,即出现脑细胞的坏死。这缺氧导致的脑细胞的坏死往往不可逆。


5分钟缺氧的大脑,往往会生一种疾病,叫缺血缺氧性脑病。而10分钟缺氧的大脑,有可能直接衰竭到“死亡”。


这就是脑细胞和氧气的关系。但脑细胞的糖代谢的关系,大家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我们来一起理一理,脑的糖代谢。


处于静止状态下,普通成年男性的脑仅仅重1375克,但它每天需要消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而耗费的糖更是占人体肝脏储存血糖的75%。


神经元利用葡萄糖来补充能量有其独有的方式,滋养脑细胞的毛细血管,首先将葡萄糖运送到星形胶质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将葡萄糖转换成可以吸收的形式,神经元细胞可以利用这些能量产生神经传递素,最终形成电生理形式的"思维",所以当大脑思维越丰富,其需要消耗的葡萄糖就多。


人脑细胞还有另外一个特性——没有能量的自我存储。也就是说人脑细胞不会像肌肉细胞那样储存肌糖原,来自我供给能量。


人脑需要的能量,完全来自血液中的糖分。


假设,人体发生低血糖,大脑会发生什么?


答案是:会昏迷。



低血糖性昏迷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昏迷一样,有可能永远也醒不过来。


下面讲一个比较典型的病例,也是一个比较惨痛的病例。


82岁的曹奶奶是一个四十几年糖尿病的老病人。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把“慢刀子”。这种慢性疾病,需要病人严格的进行自我管理,包括,服药依从性、饮食管理、生活运动管理,这些都要系统化、习惯化,有节奏并有针对性,才能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在糖尿病发展的近40年里,血糖时有不稳定,但曹奶奶都细心的靠吃药,节食,锻炼,监测血糖和定时体检,基本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在曹奶奶65岁的时候,吃药已经不能有效控制日常增高的血糖,于是门诊医生给她加用了胰岛素。


就这样胰岛素又打了近20几年,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相关并发症并没有出现。


2018年,曹奶奶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病会出现记忆力的逐渐丧失、近事遗忘为突出症状,判断能力也逐渐下降,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


曹奶奶自从出现痴呆症状以来虽然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有糖尿病,需要打胰岛素。


某天,她自己一人在家,在连续皮下注射3次胰岛素后,曹奶奶昏倒在床边。


家人发现后,紧急将其送到医院急诊室,当时测血糖只有1.9mmol/L。



在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逐渐纠正其血糖在正常范围后,曹奶奶没有清醒。后续给予醒脑、高压氧等治疗,曹奶奶仍然没有苏醒的迹象。


就这样,曹奶奶在养老院,一睡就是2年,到现在仍没有清醒。


曹奶奶是一个典型的低血糖昏迷病例。低血糖昏迷,在我院急诊科占老年昏迷者的10%左右,它是糖尿病的重症并发症。由于老龄化日趋严重,此类病症呈逐渐增长趋势。


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再发是治疗该病的原则。


1、发病机制

当低血糖发作时候,交感神经和脑细胞会尤其敏感,血糖低后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而人体反应出的主要症状为心动过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和血压升高。

而在大脑,其皮质、海马区、小脑、尾状核及苍白球对糖分也最为敏感,当血糖降低后,受损的脑组织会引起充血,继而出现出血性瘀斑、脑水肿、脑组织点状坏死。


2、临床症状

当大脑皮层受抑制时,其意识会逐渐丧失,定向力、记忆力等会逐渐丧失、健忘、语言障碍、嗜睡,时间较长或重者甚至深昏迷。

当皮层下中枢受抑制后会出现阵挛发作、舞蹈病,阵发性惊厥等。

延髓受影响后会出现血压下降,痛苦缩小、昏迷等。


3、检查

当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5mmol/L,并经重复测定证实确实存在,可明确有低血糖发生。


4、治疗

对于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病人来说,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防重于治”。糖尿病是一把“慢刀子”,低血糖绝对是一个“急性子”。


所以低血糖发生后最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应用葡萄糖制剂,轻者可口服葡萄糖水,症状较为重者需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并可反重复推注,直至患者清醒。清醒后,需继续静点10%葡萄糖液将其血糖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写在最后——


当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后,就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我们的病人曹奶奶就是一个严重脑损伤的病例。


还记得内分泌科主任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数年血糖达标带来的好处。”


这句话用在曹奶奶病例上非常的贴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高血糖,低血糖,凶险,曹奶奶,脑细胞,病例,葡萄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