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症状,又该怎样预防呢?
预防宫颈癌
务必做好这两件事
不久前,35岁的何女士在体检中被查出了宫颈癌。何女士觉得很惊讶,特意进行了复查,但结果一样。对此,包头市第四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苏伟表示,何女士虽然没有宫颈癌的明显症状接触性出血,宫颈表面也很光滑,但是,两次的TCT和HPV双筛查结果都是相同的,所以务必要尽快接受下一步治疗,争取手术机会。宫颈癌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症状,又该怎样预防呢?请苏伟主任给大家详细说说。
图片来自网络
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主要病因
国际上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HPV是一个超过200种的庞大家族。根据致癌性不同,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家族成员主要包括HPV16、18、31、33、45等共14种,低危型HPV主要有HPV6、11等,低危型HPV主要引起生殖器疣和皮肤疣,几乎不会引起宫颈癌。
苏主任表示,HPV病毒就像感冒病毒一样常见,感染后并无任何症状,对于HPV病毒尚没有明确的特效药,但是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大部分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消灭病毒。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最终发展成为宫颈癌,而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约5到10年。在发展到癌之前的漫长过程里,定期的妇科检查,显得尤其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接触性出血为主要症状
一般来说,20—70岁之间的妇女都可能会感染HPV、患上宫颈癌,其中高发年龄是40到50岁。20岁以前得宫颈癌的妇女比较少,但是近年来年轻妇女诱发宫颈癌有上升的趋势。
苏主任表示,早期宫颈癌通常没有症状,但随着病变的发展,可出现以下症状,包括阴道淋漓出血、同房后出血、月经期间异常出血、绝经后出血、分泌物有异常臭味且经治疗无好转。如果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应当立即就医。
图片来自网络
宫颈癌筛查分为三阶梯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医生说:“妇科检查时记得做宫颈癌筛查,TCT和HPV。”但这两项究竟是什么呢?
TCT全称为宫颈细胞学检查,是采集子宫颈部的细胞,看看有没有病变,相当于检查身体内部有没有问题。HPV检查是看身体内有没有被HPV病毒感染,相当于检查身体有没有被“外敌”入侵。
TCT和HPV检测是怎么做的?苏主任介绍,医生会使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用小毛刷在宫颈口内轻轻擦拭并采集标本,将样本送到实验室检测,通常1-2周出检测结果报告。宫颈癌筛查属于无创性筛查,通常无明显的不适反应。因为要使用阴道窥器,有的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感。另外,用毛刷擦拭宫颈,特别是有宫颈炎症者,可能会有少量出血。筛查不会对子宫产生不良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TCT检查和HPV检测只是一个筛查,最后还是需要阴道镜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宫颈癌诊断包括三阶梯:
①TCT检测+HPV检测。
②细胞学和HPV筛查出现异常时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对出现病变的区域做宫颈活检。
③如果宫颈活检提示异常,建议宫颈锥形切除术。
图片来自网络
疫苗加筛查可以远离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最好的方法是在有性行为之前接种预防性HPV疫苗。
苏主任介绍,目前上市的HPV疫苗有二价、四价、九价三种,“价”代表了疫苗中所含病毒抗原的种类。根据我国批准的二价HPV疫苗产品说明书,疫苗适用于9至45岁的女性。根据我国批准的四价HPV疫苗产品说明书,疫苗适用于20至45岁女性。根据我国批准的九价HPV疫苗产品说明书,疫苗适用于16-26岁女性。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疫苗?国内的研究显示,超过84.5%的宫颈鳞癌由HPV16和HPV18型病毒持续感染导致,故而,理论上,国内上市的二价和四价HPV疫苗可以预防84.5%的宫颈癌,九价疫苗可以预防92.1%的宫颈癌。因此,公众可以根据自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疫苗的可及性,选择接种不同的HPV疫苗。
图片来自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HPV疫苗接种是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不能够取代以后的宫颈癌定期筛查。
“值得注意的是,接种HPV疫苗后适龄女性仍需接受宫颈癌定期筛查,因为目前的预防性HPV疫苗并不包含所有高危型HPV型别,而且疫苗对大年龄女性的保护效力低于小年龄段。如果筛查结果为异常/阳性,需要尽快接受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所以定期做宫颈筛查才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所在,提前给健康加一道防护,何乐而不为。”苏主任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