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别陷入这些抗病毒误区!

2020
12/28

+
分享
评论
肝医生宋现祯
A-
A+

乙肝这些抗病毒治疗误区要注意

      杨先生,52岁,山东东营人。患者三十年前就查出有乙肝大三阳,但当时症状并不明显,国内也还没有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所以一直没抗病毒治疗。到了2013年,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住过一次院,查出乙肝肝硬化,肝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在经过套扎术止住出血之后,又进行了脾切除手术。后一直服用抗凝药物治疗,仍然没有吃任何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三个月前,患者因彩超显示肝内有低密度病灶,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经PET-CT和核磁共振检查,仍不能确诊属于肝结节还是肝癌,检查时还发现有门静脉血栓。患者现带着近期所有的检查报告来咨询专家该怎么办?  专家分析:患者的问题有些复杂。经过问诊,杨先生从30年前就查出乙肝,国内1998年就了抗病毒药物,但一直没有抗病毒治疗。肝炎引起的肝损伤逐渐加重发展成肝硬化,并引起门脉高压,肝脾肿大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因为消化道大出血切除了脾脏,切脾之后抗凝血治疗是对的,但始终没有抗乙肝病毒治疗就是很大的失误。当问及何时开始抗病毒的,患者说从2个月前才开始吃替福韦。目前患者肝内的低密度病灶经影像学分析,排除了肝癌,属于肝结节,但现在新形成的门静脉血栓,已导致肝腹水出现,也要积极应对。这个病例经过专家会诊,制定了抗病毒,抗凝血、消腹水,降门脉高压、修复肝功能等综合治疗方案,并告诉杨先生从现在起抗病毒药物要一直吃下去才行,不可以中断。


  乙肝这些抗病毒治疗误区要注意


      1.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因为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使得一些应该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误认为乙肝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导致这些患者不愿主动就医,甚至放弃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等病情严重,不得不就医治疗时,往往已经发展成重型肝炎或者肝硬化了。

  2.没有适应症随便用药。还有一些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患者,他们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自行购买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初期可以达到HBV-DNA阴转的效果,但停药后仍会再次升高,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甚至在患者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疗时,无法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3.盲目使用抗病毒药物。一些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盲目联合多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这种做法也是十分错误的,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不应盲目联合应用,而应采用一种抗病毒药物使用一段时间,然后再更换另一种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此外,不要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病毒药物,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容易使病毒发生变异,并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抗病毒,乙肝,误区,患者,乙肝病毒,抗病毒药物,肝功能,抗病毒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