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还是不打呢?
新冠疫苗
小知识(1)
这两天新冠疫苗的风着实很大
千呼万唤终于不遮面的疫苗
终终终于出来了
但是大多数人对待疫苗的态度
都有一种近乡情怯的犹豫感
没有的时候念叨着
疫苗终于来了吧
又开始纠结:
打?还是不打呢?
抗体是怎么产生的?
当病毒进入体内以后,机体就发生了一系列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最先出现的是IgM,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IgG。
IgM的特点就是感染后早期就出现了,持续2-3周消失,所以提示近期感染
而IgG则是在igM消失的过程中出现,持续时间长,提示以往感染过。
其实从上图就可以看出,在潜伏期的时候抗体检测都检测不出来,因为机体还没来得及对入侵者做出反应。所以核酸检测可以说是弥补了这一块儿的漏洞。
感染后每个人都会产生抗体?
首先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得过新冠的人还会不会再次感染的研究。
故事是这个亚子的:
一个31岁男子在出现新冠症状以后去医院进行检测,医院取了样本以后让他回家等结果。一天后确诊为新冠。当地卫生部人员认为他可以在一个带有卫生间的屋子里单独隔离。
两天后,该男子症状消失,于是他认为自己已经没问题了,就擅自不再隔离。
五天后,他家里所有的人(妻子、女儿、两个儿子以及女佣)均陆续出现新冠症状,检测以后确诊。而该男子新冠检测阴性
患者和家人一起呆了一周后,依旧检测呈阴性。一个月后检测该男子的抗体,IgG呈阳性。
于是得出结论:得过新冠的患者不会再感染。
怎么说呢....这个研究的设计和结论简直和该国家的防疫措施一样粗糙。
单个人的研究结论并不能得出推及大众的结论。
何况,一个月后检测出来的IgG,但是男子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时候是康复后一周,当时发挥作用的抗体应该是igM。
那么问题就来了:
自身抗体的保护作用能持续多久呢?
观点一:抗体至少能持续4个月
两个月前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报道的一项研究则靠谱得多:
检测了冰岛1215名确诊过新冠病毒的患者,其中91.1%的患者有抗体。
从感染后一个月开始抗体水平逐渐增加,直到2.5个月抗体水平维持在比较平稳的高度。
研究只进行到感染后四个月,抗体依旧呈现出比较高的水平。
观点二:不能持久
但是这个月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则有不太一样的结论。
对纽约三万多名确诊患者的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绝大多数人都产生了抗体。大部分患者都产生了中至高度的抗体滴度(>1:320)
在后续追踪过程中发现:
重症患者产生的抗体滴度大于轻症患者
一开始产生抗体滴度大的患者(比如≥1:2880)在随访时间内,抗体持续下降。两个半月以后,减少至原来一半以下
一开始产生抗体滴度低的患者,则是先缓慢上升,而后下降。
也就是说,轻度感染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产生抗体。
值得一提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中,有40%的患者在八周内抗体基本消失。
从上面的文章也可以看出
并不是人人得过新冠以后都能产生抗体
而且持续时间也是众说纷纭
靠群体免疫基本不可能
因此
就体现出了新冠疫苗的重要性
下一期就说说
关于疫苗的那些事儿
End
参考:
Front Med (Lausanne). 2020 Sep 25;7:564264.
JAMA Netw Open. 2020 Dec 1;3(12):e2033324.
N Engl J Med. 2020 Oct 29;383(18):1724-1734.
Science. 2020 Dec 4;370(6521):1227-123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