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冬季必备的“防冻伤手册”

2020
12/23

+
分享
评论
贺世明
A-
A+

皮肤是怎么被冻伤的? 



 




皮肤是怎么被冻伤的?


正常的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调节着产热与散热,保持着体温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环境温度足够低且持续时间长,皮肤就会受损伤。

冻伤是由于皮肤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发生持续性、痉挛性收缩,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会进入“受损”状态。

常见的情况是冻疮,也称“非冻结性冷伤”,这种冻伤是由冰点以上1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常发生在身体血液循环较差的“末梢”位置,比如手指、手背、脚趾、脚跟、耳廓、鼻子等处。




冻伤冷知识



正确复温方法




冻伤要这样预防



 


需要提醒的是,长期在露天环境工作的人,可佩戴手套、口罩、帽子、围巾等。还应加强锻炼,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长了冻疮后,如果患处表皮完整,可以擦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不要热敷,否则会加重炎症反应;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的迹象,可外擦药膏或服用抗菌药物;如果冻疮较重、起水泡,要保留水泡,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大脑情报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手册,冻伤,必备,冻疮,血液循环,皮肤,水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