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中的简单计算 | 回顾

2020
12/23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计算方法。


本文由“麻醉逻辑”授权转载
近日后台有多位同道询问麻醉工作中的药物计算问题,故将这两年我发布的关于计算的文章简单编辑重新发布,请大家相互参考。



以上是最常用泵注血管活性药物计算方法,根据药物效价强度及常用推荐剂量分类,关键在于配置50ml中血管活性药物(溶质)的量,以上方法一般被称为“标准配法”,具体逻辑见下图。



右美的泵注方法较复杂,根据国外指南负荷总量一般推荐1ug/kg,如一位60kg患者右美负荷量为60ug,即标准配法走速为1.5×60=90ml/h、时间为10min;但国内指南有推荐更小剂量,总量0.8ug/kg或0.67ug/kg,此时相对应的泵速分别为0.8×(1.5×kg)=1.2×kg(ml/h)、0.67×(1.5×kg)=1.0×kg(ml/h),但一定要注意这个速度只能持续泵注10分钟。



理解补碱公式关键在于血气分析反应的是细胞外液酸碱度,补充的碱液需要纠正整个细胞外液,理解这点再推算出公式就很简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麻醉,临床,回顾,kg,泵注,细胞外液,方法,药物计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