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接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各国政府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的。
作者宏哥 来源于医殇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从下面的这个图片就可以看出来,在人群中有70%的人有对一种疾病存在免疫力之后,就可以对人群中的弱小形成保护。
这种群体免疫力的获得应该是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但是西方很多国家如英国和瑞典在新冠疫情刚开始的都是采用的消极抗击疫情,期望通过让国民得病来获取免疫力,结果就是英国在首相感染后知道了新冠的可怕,出院后立即转向防疫策略,而瑞典则坚持到现在后,近期瑞典国王承认了此前措施的失败。
所以积极接种疫苗已经不仅仅是保护自己的问题了,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形成保护链条,保护到别人,例如你的家人,同事,朋友等等。
新冠流行的形势
国际形势
国际的形势,我这里就不多说了,除了我们国家我听上去基本上所有的西方国家就是愈演愈烈的情况,而且这个形势似乎目前还是看不到头,特别是美国,别指望新总统上台能改变形势了,我觉得他们只能希望夏天到来了。
变种的影响,变种当然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但是也有可能不会影响,记得3月欧美流行的D614G的的变种据说比早期的品种更加容易传播,速率新闻里报道是增加了10倍,但是近期有研究显示D614G的变异对于目前的疫苗诱发的抗体更敏感,这是好事。
但是记住传播的人群越广泛,病毒变异的机会越高,11月爆出从丹麦水貂身上检测出可传播到人的变种新冠病毒在7国都被检测到国,丹麦公共卫生机构血清研究所(SSI)的研究所对该病毒的研究直接引发了丹麦对于该国水貂的扑杀行为,这项研究结果称,这种名为C5的新冠病毒水貂变种更难被抗体中和,并对疫苗效力构成潜在的威胁。当然也有些研究者发现,几乎没有证据显示突变后的病毒更致命、更易在人群中传播或是对疫苗有效性产生威胁,他们呼吁不要对初步且有限的实验数据做过多解读。
而最近英国爆出的新冠变种新闻中说,初步分析表明,英国已出现新冠病毒的新变种,英国确诊病例数量在过去2周之内猛增,科学家认为,这种新变种比原始毒株的传播性高出70%。至少60个地区确认了这种变异,总报告病例数量已超1000例”。英国政府首次发现与变异新冠病毒有关的确诊病例是在今年9月,2个月后,伦敦地区28%的确诊病例与新变种有关,截至当地时间12月9日,这一数字上升至62%。12月19日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表示:“目前,变异新冠病毒在遗传物质上与普通病毒有23个不同之处,其中许多变化发生在病毒产生的蛋白质改变上,这是一个异常大的变种,与病毒如何感染细胞并进入细胞内部有关”。
根据英国政府此前公布的防疫等级,共有一到三级,分别对应“中”、“高”和“非常高”三种疫情警戒程度,但由于疫情状况不容乐观,政府新增了第四级,约翰逊于12月19日宣布了第四级防疫等级。4级防控适用于:整个伦敦、肯特郡、白金汉郡、伯克郡、萨里郡大部分地区、贝德福德郡、卢顿郡、赫特福德郡、艾塞克斯郡大部分地区。按照目前公布的第四级防疫措施来看,这就是典型的英国式武汉封城令了,在西方国家里如此严厉的政府行为是十分罕见的,特别他们之前还为了武汉封城措施抨击过我们。
而又是这两天,南非遗传学家报告称发现了新的冠状病毒突变。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被称为501. V2的病毒的传播速度比其他突变更快,并且会对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的病情产生影响。但是这个变种,俄罗斯科学家称虽然令人不快,但幸好对疫苗不会造成影响。
但是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下一个爆料新冠变种的国家会是在什么时候呢?
国内形势
经历了早期遭遇新冠的慌乱之后,我国对于新冠的重视程度很早就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采用了各种各类方法来对新冠进行围追堵截。
大家在很多的新闻上似乎只关注昨天这里,今天那里又出了几个确诊病例。但是告诉你,从行内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国家对于新冠防控的努力已经是使尽了洪荒之力了。即使有些地方政府会为了避免引起恐慌,而在公告上尽量使用中性词汇,但是从一些越收越紧的措施来看,各地政府是朝着准备打大战疫的最恶劣的情况来的。
在中国看政府公告不能光看字面意思,要读懂下面的隐藏的含义。不知道诸位到当地医院急诊去过没,如果是一些大医院,你可以观察到急诊分诊台应该是武汉疫情初起的那些装备都带上了吧。从各级政府越来越严厉的应对措施上你就没感受到新冠疫情越来越重了么?
看看最近各地如大连,北京等地的疫情新闻,你会发现怎么很多疾控中心在到处找人,要求这些人做核酸?我认为只有在大数据帮着找人都比较困难或者浪费时间怕来不及的时候,疾控中心才会发这种找人的公告,为什么这样急,就生怕有漏网之鱼还没隔离呢,没症状的有症状当成小感冒的都已经悄悄的把病毒散布出去了。
我判断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中国肯定还有,只不过是暂时还没发现,政府即使布下了天罗地网可能一时还没察觉到而已,或者只是小范围传播,感染率一直被政府的各种超屌的操作给压制的比较低而已。
疫苗为什么要紧急接种
首先说下,疫苗紧急接种使用,不是疫苗已经正常上市了,正常上市的疫苗通常都要经过长期和大量的实验证实没有明显害处,有明显效果的才会允许你上市,而这个周期通常是数年,甚至可能10年都不一定能上市。
紧急接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各国政府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的。
国外为什么要紧急接种疫苗?我记得第一个宣布要紧急接种疫苗的国家是英国,他们为什么,我猜想一个当然是mRNA疫苗的三期的实验结果出来了一些了,另外是不是和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关?因为宣布紧急接种和新冠变异的时间点差不了几天。美国为什么也随后宣布紧急接种,感染人数已经到一个美国都承受不了的地步这是一个可能?政治因素特朗普下台前紧急接种是他的功劳?还或者又因为是英美过于亲密,怕英国的变异病毒在美国也流传开?
国内为什么要紧急接种疫苗?国外的疫情形势如此恶劣,我们也没法闭关锁国,再完美的措施遇到如此狡猾的病毒都仍然会有层出不穷的各类感染不断发生,更何况有措施还得有人去执行呢,我们中国如此大,是否真的每个措施都能在每个地方百分百执行到位?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还要等,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将来会发生什么,真的很难预料,例如春运.....。
而且国内的疫情防控还面临着精准防控压力,以前的防控一个人得病,小的城市整个就趴窝了,大的城市整个区趴窝。现在精准防控,都把中风险地区放到住宅小区一级了。目前截止到12月19日15时,我点了下应该有8个城市的16个地区升级到中风险,这种精准防控虽然看起来对当地市影响小了点,但是现在疫情防控中也容易会出现漏了其他传播可能性的问题。当然这种在疫情防控措施上到底是大搞好还是小搞好,这个也很难争出一个谁对谁错来。
反正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中国的疫情情况绝对不能轻松的只看确诊数字,而要看确诊地区和确诊的病例的追踪情况来定,而我最近这两天没去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因为太多了,而太多了这事就代表我们的情况也非常不妙。
所以我们国内也要紧急接种疫苗。
疫苗是啥?我们有啥疫苗?
疫苗是啥?
首先说下,以下对于疫苗的说法是我对于疫苗的一些资料阅读后的看法,因为并非前沿专业人士,可能存在误读,如果说的有误,敬请相应领域的专家指正。
疫苗总体的原理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刺激机体,让机体的免疫系统早期识别病原体,在面临真正的病原体的时候能够迅速启动并有效抵抗。
国外的疫苗暂时不用指望
新冠疫苗目前进入三期的有几种,目前欧美已经开始紧急接种的疫苗叫mRNA疫苗。mRNA疫苗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此前没有在疫苗上成功应用过。
mRNA疫苗的作用过程是:侵入细胞-释放RNA-RNA翻译为蛋白质-释放(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都没有侵入细胞和翻译的过程)。类似于告诉人体的细胞,我有个图纸,你画出来,画出来的就是新冠病毒的有效结构,如S蛋白(病毒入侵的刺突),然后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抗体,等真正的病毒来的时候,靠着先前的识别,可以迅速动员来应对病毒的入侵。因为mRNA疫苗的作用过程与病毒感染极为相似,所以能激发更全面的免疫反应。
它的优点是:
第一
第五与质粒DNA疫苗相比,不进入细胞核内部,只在细胞质内表达抗原,不存在整合人体基因上的风险。
第六不依赖细胞培养技术,可快速构建疫苗,外源因子传播风险较低。
但是我对这个疫苗有几个不是特别感冒的地方,从原理上讲它似乎更安全点,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疫苗应用mRNA技术过,长期的风险未知!
这不最近英美开始紧急接种mRNA疫苗了,有2个严重过敏的,一个在镜头前晕倒的,还有几个面瘫的,但其实这种风险是每个疫苗都可能发生的,而且说实话以面对新冠的风险来看,这种万分之一的风险从我的角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我有些不能接受的仍然是上面所说的长期的风险未知,未知的东西才有些担心。
另外还有短期的风险,以S蛋白为靶点的设计当然是可以,精准度很高,但是如果遇到英国这种S蛋白开始变异的新冠病毒上是否有效呢?我不知道。
更何况两款mRNA疫苗一个需要-70度的冷链,一个需要-20度的冷链,这个运输难度对于美国这种国家都会存在难度,更别说其他国家了。如果运输过程中温度达不到会不会造成副作用增加,失效?我不知道。
我们国家的复星医药拿到了其中一款mRNA疫苗的销售权,听说11月才在国内开始二期临床研究,所以短时间你基本别指望了。
最主要的就是欧美国家基本垄断了这款疫苗的产量,目前你想打也不一定打的到。
国外进入三期临床实验的疫苗还有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又是咋回事呢?它的原理通过将无害的腺病毒进行修改,使之看上去像新冠病毒,带有蛋白质突触。然后将这些培训后的病毒注射入人体,激发和培训人体免疫系统。牛津/阿斯利康公司的疫苗采用的是黑猩猩的腺病毒做的。
它的缺点就是
(1)腺病毒基因组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导致外源基因被机体的内皮细胞吞噬清除、不能持续表达。
(2)由于腺病毒感染范围广泛、缺乏靶向性,使腺病毒载体在感染靶器官和靶细胞的同时可能导致其他正常组织细胞感染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3)腺病毒载体在与机体靶细胞结合的同时可以刺激机体抗原呈递细胞对异己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或促进机体本身存在的对腺病毒载体的天然免疫,这些都将会影响载体的初次免疫及再次免疫结果,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和治疗效果。
三期临床结果显示,牛津/阿斯利康公司的疫苗在一次全剂量注射后再一次全剂量注射时,有效率为62%,但至少一个月后,当人们在一次半剂量注射后再一次全剂量注射时,其有效率升至90%。但是它的实验结果似乎争议比较大,但是也符合了50%有效率的条件了。
牛津疫苗的优势在于:便宜,便于运输。每一针的价格在2英镑左右,而且疫苗可以冰箱储存。相对的,辉瑞制药的疫苗每一针要14英镑左右,而且要在超低温环境储存。
国内的疫苗呢?
mRNA国内疫苗也有,但是近期紧急接种的事别指望了
我们国家自己也有mRNA疫苗的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国内首个mRNA新冠疫苗(ARCoV)。
11月时处于一期临床试验阶段。这是中国第一个可靠的mRNA疫苗,也是目前世界第三个提供了关键数据的mRNA疫苗;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热稳定的mRNA疫苗,可在室温下保存一周以上。设计靶点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的RBD受体结合位点上,当然对比国外的mRNA疫苗优势就是热稳定性了,但是从研发进度来看目前也是指望不上的。
腺病毒载体疫苗Ad5,可能会遇到些问题
陈薇院士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介于第三代mRNA和第一代灭活疫苗之间的第二代技术。此前,人类应对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时都使用了这一技术路线。和牛津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不同之处是采用的人5型腺病毒载体,并非是黑猩猩。
二期临床试验中,抗体是产生了,但是数量不是特别高,当时分析可能是预存免疫的问题。这是由于大概80%的中国人有5型腺病毒抗体阳性,意味着多数人已经感染过,当腺病毒再次进入体内,身体内的腺病毒抗体会攻击载体而非它表达的S蛋白,从而令疫苗效果可能出现不够理想的情况,这通常称为载体阻碍效应,或者预存免疫。
目前三期实验仍在收集数据中,具体能否达到有效的情况,仍需数据支持。但是不管结果如何,我还是要在这里特别感谢下陈薇院士团队对疫苗的辛苦贡献,在当时情况不明的时候,研发者第一个伸出手臂自己接种,这我永远永远不会忘却,但希望后期的研发团队也千万别这样了,因为每个科研团队都是国家的宝藏啊。
灭活疫苗是我们目前最值得依靠的
灭活疫苗是技术最老的,经过检验的疫苗技术。我们常见的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狂犬病毒疫苗、甲肝疫苗等,很多都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当初我国新冠疫苗数种路径研发,起头并举的疫苗技术之一就是灭活疫苗,这是为了保底的。
它是通过对细菌或病毒进行培养后,应用相关的技术进行灭活,然后对灭活后的微生物进行纯化处理,仅保留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成分的一种疫苗制作技术。
灭活新冠疫苗的贮藏条件相比mRNA那种变态级别就简单多了,需要在2~8℃避光保存和运输,普通的药品冷藏柜和冷链运输车就可以完成贮藏和运输,而有效期则至少能够达到24个月,长期保存方面,灭活疫苗也更有优势。
它的缺点是:接种剂量大;免疫期短;免疫途径单一,常需多次接种,接种1剂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它引起的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很少甚至不引起细胞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最主要最主要是它的安全性,我目前最看好它的安全性。在新闻里介绍灭活疫苗在我国已经应急接种了100万例以上,未见特别重大的副作用,其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
阿联酋通讯社称,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与阿布扎比卫生部还已经对国药中生提交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复核。这一对持有125个不同国籍的约3.1万名志愿者进行的临床实验显示,这款中国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为86%,中和抗体转阳率为99%,能100%预防中度和重度的新冠肺炎病例。而且相关研究没有发现疫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该国卫生和预防部12-9宣布对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该国进行注册。
从7月15日开始,阿联酋高层就陆续开始接种大陆疫苗,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部长、外交部长、内阁事务部长等人,陆续接种了该疫苗。11月3日,阿联酋总理、迪拜酋长阿勒马克图姆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接种国药集团疫苗的照片。
阿联酋作为中东最富有的国家,他们在选择疫苗的时候,选择给灭活疫苗绿灯,这是什么理由,大家深思过么?那肯定就是安全与效果都是可以接受的啊。
很多人说起我国灭活疫苗的事说起来第一句话就是三期临床结果为什么没出,只有新闻采访的说法呢?其实这点我也有自己的猜测,一个目前所有的疫苗估计都是边实验边统计边审核的,目前阿联酋敢对灭活疫苗注册,而且很早就开始紧急接种使用,就是认可在试验中的结果。
二是阿联酋的三期临床实验是6月23日晚公布的,根据我国8月14日《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5个指导原则的通告(2020年第21号)中规定,疫苗最好能提供1年及以上的保护,至少提供6个月的保护。疫苗的不良反应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发生率极低。新冠疫苗不应具有ADE(抗体依赖增强效应 Antibody dependence enhancement, ADE)风险。
从这个指导原则中也可以看出,既然国家允许紧急接种,那么估计是没有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发生率极低的,而且目前也没听说有ADE效应,至于三期结果么,最低6个月的保护,最少最少也得12月23日晚才能达到分析的时间基本要求,所以我认为综合这些因素考虑,疫苗的三期信息要分析啥的最少也得到12月24日之后才能公布了。
我对疫苗接种的态度
对我而言,我认为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建立屏障,也是为了保护家人朋友同事或者其他人。
对我而言,目前的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下,国家开展紧急疫苗接种,在高危风险人群中建立第一道防线的做法,完全赞同。
对我而言,接种什么疫苗,最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考虑的是有效性,灭活疫苗是目前技术上可控的风险,而且有这样多的人都应用了没有其他严重的副作用,ADE效应目前没有听说到,其他的风险可以参考下其他的灭活疫苗。有效性么86%的有效性对我而言不低了,反正就算打了任何疫苗该怎样防护还是需要防护的,因为疫苗吗,从来没有百分百有效的,这个我懂。
对我而言,医院里第一次调查疫苗接种意向的时候,我有些犹豫,主要考虑是灭活疫苗的生产量从原理上说不如其他疫苗般容易,我更希望真正的一线能打上,直到我问了预防保健科,发现原来这次是国家下大手笔,5000万人要免疫掉,所以不担心够不够的问题了,所以第二次询问意向的时候就报名了。
对我而言,现在更担心的是医院里的诸位临床一线人员,心存疑虑,对于注射疫苗保持观望态度,最终未能形成疫苗该有的防护网。因为至少在我们医院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并且报名中似乎也反应了这点。
对此我能做的就是敲下如此的长文,希望能与君共享,望诸君能以己,以家为重,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形成合力,共筑国家新冠防疫第一道防线。
附:
最后附上@子陵在听歌的一篇博文,说的是一个新冠病毒的研究,讲实话,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读起来比较吃力,但是以我有限的知识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似乎感觉有那么点不对,这也是促使我应用新冠疫苗的原因之一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