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种画面,就是男生在打架之前会将手指掰一掰,脖子转动一下,这时会发出一些“咔咔”的响声,用这种方式来震慑对方。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有掰手指的习惯,好像这个动作比较酷,很多人都喜欢做。
但也有老人会说,“手指不能乱掰,会得关节炎”,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还是老人的经验之谈?这个声音是骨头发出来的?还是韧带关节发出来的?这样做到底是一种锻炼,还是一种伤害?
一、为啥掰手指时,有“咔咔”的声音 ?
人们之所以能站立行走,随手拿起东西都是因为骨头和韧带、肌肉等组织“配合”的比较好。人们的骨头通常是一节一节的,可以灵活的转动、伸展。骨头和骨头之间连接着很多的组织,这些组织,让手指变得更加灵活。它可以让手指变得更有弹性。
当人们掰手指的时候,关节韧带之间的空隙会适当的变大,会有一些空气进入里面,这些空气和周围的组织发生较大的摩擦,就会发出“咔咔”的响声。其实人们在运动其它部位的关节,也会发出这种声音。偶尔掰一掰并不会对关节造成太大的影响,还可以促进关节的血液流通,让一些毛细血管也得到充足的血液,对关节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避免它出现僵硬、麻木的情况。
二、经常掰出声音,会得关节炎吗 ?
答案:会。
其实老人的说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过度的摩擦会对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因为关节处的肌肉、韧带、血管等组织是比较脆弱的,长期掰弄会出现异常磨损的情况。一些组织不断的受到刺激,就会出现增生的情况,这时关节容易变得比较肿大,手指容易出现异常扭曲的问题,久而久之会变得非常难看,这样很容易诱发炎症。
所以不要盲目的去模仿一些动作。特别是十几岁的孩子,这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间,要在老师专业的指导下去运动,不要因为好玩,就经常性的掰手指,这样容易出现水肿、疼痛等情况的出现不以利骨头、韧带的发育。
当响声特别大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说明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空隙变大了,当手部经常出现疼痛感的时候要及时去检查,避免炎症进一步的恶化。手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人们好好保护它。平时可以适当的给手部做做按摩,但注意不要生拉硬扯。
注意做好手部清洁的工作,洗完手之后可以适当涂抹一点润手霜,避免手部皮肤出现干燥裂口的情况。在冬天的时候还要做好手部保暖的工作,否则会容易出现冻疮的情况,这时关节也会出现肿大疼痛,还会出现瘙痒的感觉。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