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室友合作发表论文,发现作者排名比对方低,他嫉恨之下给室友投毒......

2020
12/21

+
分享
评论
生物世界
A-
A+

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撰文 | EVEE

来源 | 生物学霸


近期,随着前理海大学的中国留美学生 Yukai Yang 在法庭上表示认罪,一起发生在两年前的投毒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图片来源:the brown and white

据悉,11 月 30 日,作为认罪协议的一部分,Yukai Yang 对谋杀室友 Juwan Royal 未遂,并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表示认罪。

具体而言,他在北安普敦郡普通法院的 Stephen Baratta 法官面前承认了从互联网购买 ,用于对他的前室友 Juwan Royal 进行投毒,为此,Yukai Yang 可能会面临 6 至 12 年的监禁,在监禁期满后,将被遣返回国。

尽管案件已经落下帷幕,但其中的来龙去脉仍令人唏嘘不已。

是投毒者,也是连续三年院长名单上的好学生

事实上,周围的同学,乃至 Juwan Royal 本人都对 Yukai Yang 的投毒行为感到不理解。

在周围人的眼中,Yang 一直都是一名好学生,根据理海大学的资料,Yang 在 2015 年、2016 年、2017 年都是入选了院长名单 (Dean's list) ,2018 年甚至还获得了该校级别最高的化学奖。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根据北安普敦郡检察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详情,Yang 进行了两次投毒,第一次是在 2018 年 2 月,他通过网络购买了 ,然后将其投入了公用冰箱的饮料中;第二次是在 3 月,其舍友 Juwan 发现自己冰箱中的牛奶和漱口水都变色了。

Yang 和 Juwan,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除了投毒,Yang 还向舍友表达了一些种族歧视的话语,并涉及破坏他的个人物品,并因此在 2018 年 4 月因此被警方拘捕,警方在检查了 Yang 的手机和电脑后,又在其房间里找到了另外一种有毒金属 —

但让人疑惑的是,至今各方仍不理解 Yang 的作案动机,尽管 Yang 声称他购买这些有毒金属的目的是在自己考试失利时用于自残。

时隔两年半,Juwan 的脚趾依旧没有知觉,仍然在忍受着最亲近的舍友向自己投毒的后果,而 Yang 也将面临长久的牢狱之灾,一时间让人感慨万分。

一场因为论文排名引起的悲剧

近些年,高校学生投毒并不罕见,原因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比如论文的作者排名。

2018 年 10 月,加拿大皇后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王某在法庭上承认,曾长期向中国室友胡某的食物里投放剧毒化学物质 -- N - 二甲基亚硝胺

王某在法庭,图片来源:queensjournal.ca

2014 年 9 月,王某与胡某相识于加拿大皇后大学化学系,他们起初相处得不错,但是据受害人胡某所述,王某的同事都与王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两人在 2016 年 12 月成为室友,但胡某于五个月后搬出,以避免与王某的私下接触。

2018 年 1 月后,胡某发现自己的食物有异味,并产生了中毒的症状,遂向导师报告,在工位加装了摄像头,果不其然,拍到了王某下毒的视频,随后,王某被捕。

事后,胡某回忆道,直接导致王某投毒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两人在合租期间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另一个可能是因为嫉妒,两人曾共同发表过论文,但胡某的作者排名比王某靠前。

图片来源: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大家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科研圈里的一个段子:

「失去朋友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一起写的论文,他是一作,我是二作。」

但事实上,王某科研成果并不少,还在 Angewande Chemie 发表过一作论文。

图片来源:Angewande Chemie

一时冲动,毁掉的是两个人的人生…...

「完美学生」的不完美毒杀

提到 N - 二甲基亚硝胺,大家或许会回忆起复旦大学 7 年前那起震惊一时的投毒案,被投毒的复旦大学硕士生黄洋不幸身故,而投毒者,也就是黄洋的舍友,林森浩也早已被执行了死刑。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根据当年的新闻,林森浩与被害人黄洋都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10 级硕士研究生,同住一间宿舍,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

2013 年 3 月 31 日下午,林森浩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 号楼 204 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其于 2011 年参与医学动物实验后存放于此处的、内装有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回到 421 室,趁无人之机,将试剂瓶和注射器内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

4 月 1 日,黄洋在 421 室从该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即于当日中午到中山医院就诊,后病情趋重,于 16 日死亡。

图片来源:光明网

林森浩在接受公安人员调查询问时,始终未说出实情,直到 4 月 12 日,林森浩才如实供述了其向 421 室饮水机投放二甲基亚硝胺的事实。

二甲基亚硝胺是林森浩试验用的剧毒试剂,甚至他还通过实验精确地推算出了二甲基亚硝胺让 Wistar 大鼠致病和致死的精确剂量

图片来源:知网

用自己专属的剧毒试剂去投毒,或许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一个「完美学生」却选择了一种十分愚蠢的作案方式,也许正如网友所述,林森浩或许只是想教训下黄洋,没想过杀人,毕竟根据林森浩论文中的公式,让黄洋发生肝纤维化和肝脏衰竭的剂量分别是 3.5 克和 4 克

只是,大鼠和人又怎么会是一码事呢?

望悲剧不再重演,学校和学生应该行动起来

回顾前文的几起投毒案件,对于投毒者,苛责已无必要,这些学生其实不是内心极度黑暗的变态杀手,只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心理缺陷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中一项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工作,随着国家卫健委公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在学生对抗焦虑、抑郁的过程中,学校或许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但对于学生而言,更加重要或许是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一方面,要重视人际相处,学习理解社会交流知识,另一方面,不应放纵自己内心的性格缺陷,及时纠正自己的坏习惯。

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封面来源:queensjournal.ca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室友,投毒,论文,林森浩,Yang,黄洋,王某,投毒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