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谈冻伤!

2020
12/21

+
分享
评论
西京皮肤张海龙
A-
A+

冬天一到,强烈的寒冷袭击不仅让北方小伙伴在室内抱炉痛哭,也让南方的朋友们在室外冻得嗷嗷叫。 虽然我们过着不一样的冬天,但我们都可能面对同一个敌人,它的名字叫做,冻伤。



冬天一到,强烈的寒冷袭击不仅让北方小伙伴在室内抱炉痛哭,也让南方的朋友们在室外冻得嗷嗷叫。


虽然我们过着不一样的冬天,但我们都可能面对同一个敌人,它的名字叫做,冻伤。 


冻伤不仅又红又肿影响美观,还会让人痛痒难忍,严重的还会使皮肤感觉迟钝,并留下瘢痕。


皮肤是怎么被冻伤的?


正常的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调节着产热与散热,保持着体温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环境温度足够低且持续时间长,皮肤就会受损伤。


 


冻伤即指在寒冷、潮湿或有风的地带工作劳动时,由于低温或机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温度下降而发生的损伤,是严寒地区或从事低温下作业人员的常见急症,其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人体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


按损伤的性质分类,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非冻结性损伤为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的损伤,如冻疮、战壕足、浸渍足等。另一类称冻结性损伤,是由冰点以下的低温所造成组织细胞冷冻所致的损伤,又可分局部冻伤或全身冻伤。


一般来说,冻伤分以下四个度:


  • 一度冻伤


损伤在表皮层。主要症状是先出现麻木感,复温后出现针刺样疼痛、痒感、灼热感,不出现水泡,一周内皮损可以完全恢复。


  • 二度冻伤


损伤达真皮层。局部红肿较明显,有水泡形成。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需3~4周脱痂愈合,愈后常有瘢痕增生及功能障碍。


  • 三度冻伤


损伤皮肤全层或深达皮下组织。创面由苍白变为蓝色或黑褐色,皮肤感觉消失。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坏死,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


  • 四度冻伤


损伤深达肌肉、骨骼等组织。伤处发生局部坏死,紧缩感或凹陷,其周围有炎症反应,坏死组织常与骨突出部紧密粘连,治愈后多留有功能障碍或致残。


关于冻伤,你不知道的事



1

冻伤要看烧伤科


严重的冻伤一定要送医院的,但挂哪个科的号呢?冻伤科?医院里其实并没有这个科室。冻伤的处理,实际上归在烧伤科。


原来烧伤科不止是处理火烧伤,也要处理冰冻伤。所以医院联欢会上,烧伤科如果要出节目,大概可以合唱一首《冰与火之歌》。。。


2

冻伤后不能烤火、用雪搓


在被寒冷刺激之后立即烤火或将冻伤部位直接靠近取暖设备,会让血管快速扩张,这对已经形成了局部淤滞、肿胀的皮肤无疑是又一重打击。


此外,如果用雪或冰水去搓,这种揉搓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


正确复温方法:


首先,迅速移除湿紧的衣服鞋帽;而后,将冻僵部位置于40℃的恒温水中(超过42℃会加重组织损害),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3

冻伤后果更严重


冻疮虽然可怕,但终究能够自愈,而那种由冰点以下的长时间低温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可就要比冻疮这种非冻结性冷伤恐怖得多了。


人体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冷环境中,会引起全身性的低体温,当人体的中心温度(肛温)低于34摄氏度时,就会出现冻僵,而后人的意识将会模糊,最后心跳呼吸骤停,生命冻成句号。这种情况常发生在野外,大风雪天迷路,再者就是喝酒喝多了,直接醉倒在大街上。



需要提醒的是,长期在露天环境工作的人,可佩戴手套、口罩、帽子、围巾等。还应加强锻炼,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对于冻伤,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保暖,积极预防。如果冻伤较重、起水泡,要保留水泡,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薛宝升,王 杨,孙海峰.冻伤诊疗研究进展[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2(2):65-6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寒风,冻伤,凛冽,烧伤科,损伤,局部,低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