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手术患者的理想补液方式尚无定论。
本文由“山中麻署”授权转载
01
背 景 BACKGROUND
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术中通常会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溶液。然而,生理盐水的氯化物浓度比人血浆高得多,因此并不符合“生理”,大量使用生理盐水导致的高氯酸中毒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另一种常用的晶体乳酸林格氏液是氯化钠,乳酸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乳酸林格氏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血浆中的氯离子浓度相仿。目前对于手术患者的理想补液方式尚无定论。因此,本文作者做了以下假设:①给予乳酸林格氏液的患者比给予生理盐水的患者,住院死亡率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小 ②术后急性肾损伤在给予乳酸林格氏液的患者中比给予生理盐水的患者中更少见。
02
方 法 METHODS
作者进行了交替队列对照试验的单中心研究,纳入了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12个特定的手术室中接受结直肠和骨科手术的成人,以两周为时间单位交替纳入乳酸林格氏液组和纳入生理盐水组的患者,分别在术中用乳酸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进行补液。排除:持续时间小于2小时的手术、急诊手术、ASA评分≥5分、需要术前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或术前肌酐结果缺失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是住院死亡率和术后肾脏、呼吸、感染和出血性并发症。次要结局指标是术后急性肾损伤。
03
结 果 RESULTS
在8616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4187名(49%)被分配到乳酸林格氏溶液组中,4429名(51%)被分配到生理盐水组中。
▲ Table 1:两组患者基础情况
每组患者术中接受中位数为1.9L的晶体补充。在5.8%的乳酸林格氏液组患者和6.1%的生理盐水组患者中观察到主要结局指标中的相关并发症,综合因素的平均相对风险为1.16 (95%置信区间为0.89至1.52;P = 0.261)。在次要结局指标中,术后急性肾损伤,分别发生在6.6%的乳酸林格氏液组患者和6.2%的生理盐水组患者,估计相对风险为1.18 (99.3% CI, 0.99至1.41;P = 0.009,显著性标准为0.007)。治疗组间各结果的绝对差异小于0.5%,提示这一数据没有临床意义。
▲ Table 2 乳酸林格液组与生理盐水组患者比较
▲ Figure 2
▲ Figure 3 患者在术后72h内血清电解质水平
04
结论 CONCLUSION
在骨科择期和结直肠手术患者中,使用乳酸林格氏溶液和生理盐水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的临床差异。临床医生可以在术中合理地使用这两种方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