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该如何正确应对?

2020-12-18   狄普医生

幽门螺旋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

近日,“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引发热议。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共餐易造成多人感染。有网友指出,应普及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病菌传播;也有网友认为,合餐制更符合国人习惯和传统;还有网友认为,应加大对分餐制的宣传和科普工作。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粘膜轻微的慢性胃炎,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由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二人发现,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顿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幽门螺旋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2.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方式

据调查发现,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要比人口密度低的区域高。在家庭中,各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分型往往极为相似,已治愈的患者容易重新感染与其配偶相同的菌株。这说明家庭成员间极易发生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那么,幽门螺杆菌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互相传染的呢?

(1)口腔传播

我们口腔内的弱碱性微环境是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佳生长环境。通过专业的测试方法,可检测牙斑、唾液及口腔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一旦口腔检查出有幽门螺杆菌,便非常容易带入胃部,导致胃部也受感染。

在中国有很多家庭在喂养婴幼儿吃饭时,习惯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吃,如果家长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或慢性胃炎,很容易就会将病菌通过口腔传播给孩子,导致孩子也被感染。

(2)亲吻传播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如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都会造成幽门菌感染。毫不例外,家人或恋人之间的亲吻,也会间接交叉感染,所以,家人之间最好都去做个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确认有感染的,要尽量减少口腔性的接触,避免感染。

(3)打喷嚏 

幽门螺旋杆菌最可怕的传染方式,就是通过喷嚏中的唾液传染。当感染者打喷嚏时,通过鼻腔将幽门螺旋杆菌一起排出,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打喷嚏一定要捂住嘴巴和鼻子,并且要勤洗手。

(4)共同进食

这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像感冒一样,一人生病,全家感染。即使在家庭聚餐,也要注意采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与朋友或同事外出就餐也建议使用公筷,为了大家的健康,建议大家都使用公筷哦!

(4)进食生食

经常吃生的食物,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另外一个途径。随着大家对美食新鲜度的探求,很多西餐中,新鲜的三文鱼、7分熟的牛扒,爽脆的鱼子酱等,深受大家喜爱。殊不知,当你享受这美妙的口感和新鲜的生食时,幽门螺旋杆菌已经悄悄进入你的口腔和胃部。。。。。。

在这里,建议大家,为了您的健康,尽量选择熟食食物。


3.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有哪些?

(1)幽门螺旋杆菌会引起慢性胃炎,因此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上腹部不适、隐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比较缓慢,容易反复发作。

(2)幽门螺旋杆菌的其他症状有:烧心、胃痛、口臭,患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会因为感染了幽门杆菌引发胃痛症状,所以,一旦患者发现有口臭的现象,一定要检查是否患有幽门螺旋杆菌。

(3)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经常与肠胃疾病混淆,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误诊。


4.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法

(1)胃镜采样检测:该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结果也比较可靠,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采样,才能降低其漏诊率。

(2)抽血采样检测:该检测方法在感染初期会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容易漏诊。

(3)呼气采样检测:分为碳13呼气和碳14呼气,该项检查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也很高。检查前需空腹三小时,费用一般200元左右。

(4)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检验,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粪便排出,并含有丰富的尿素酶,因此可以从粪便中测出。


5. 如何预防?

(1)聚餐使用公筷或分餐饮食

(2)注意口腔卫生和个人卫生

(3)餐具定期消毒

(4)避免口对口喂食儿童

(5)定期检查


6. 如何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且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1)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联疗法;

(2)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3)无明显的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好;

(4)患者经济上可承受性。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注意: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因为人群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是比较高的。为了避免再次感染,应该尽量避免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在一起进餐或密切接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幽门螺杆菌,感染,正确,幽门螺旋杆菌,口腔,胃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