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开始升发;太阳行至最南处,昼最短,夜最长。冬至以後,气温持续下降,进入一年中气温最低最寒冷的时节。
冬至习俗
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吃饺子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这也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之事。东汉时,张仲景在寒冷冬季,在南阳边关搭起医棚,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饺子状的“祛寒娇耳汤”,治好了村民冻烂的耳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逢冬至之日,就会煮“饺子”吃。
预防四种高发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指出,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绞痛、中风、心肌梗死的病人就会增多。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不稳,引起急性并发病。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冬天更要坚持服药,按时监测血压。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肺气肿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诱发哮喘。
建议:按医嘱吃药,还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另外,还可以通过打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
流 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后,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致死。
建议: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摔 伤
下雪天容易骨折、摔伤,其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不要小看摔倒,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65岁以上的老人跌倒,每万人中有8位老人因跌倒死亡。
建议: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
膝盖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点。一旦滑倒,可用双手支撑一下。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来源:人民日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