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重在预防
陈女士,64岁,山东泰安宁阳人。患者从事保健类行业,可能是受职业的影响,在对待健康问题上比一般人更重视,从20年前陈女士就开始吃一些保健品,多年来服用过的保健品五花八门,已导致药物性肝硬化,由于症状不典型或者平时太粗心,陈女士竟浑然不觉。
近日,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老年舞蹈队,在换演出服的时候,还是一起跳舞的朋友提示她肚子怎么这么鼓,还是到医院去查一查吧。这半年来陈女士一直感觉腹部越来越胀,误认为身体发福了,没往疾病这方面想,到医院检查时确诊是药物性肝硬化引起的肝腹水。目前陈女士正积极接受系统治疗,专家组为她制定了修复肝损伤,降门脉高压,和软肝缩脾的治疗方案,并建议她平时一定要吃细软的食物,避免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药物性肝损伤不易察觉
肝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毒和代谢器官,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毒物、毒素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特别是人们服用的药物,包括保健品进入人体后,大都需通过肝脏代谢和“解毒”,也最易导致肝损伤,即为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症状较轻微,不易察觉,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当我们近期服用药物,出现了与原有疾病不同的新症状,例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乏力等,特别是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染等表现时,要高度警惕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到医院就诊。
常见伤肝药有五类
药物要发挥其治病功效,就不可避免存在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风险,故需要防范。下面这些是老百姓容易购买,且经常服用又容易忽视其伤肝毒副作用的药品。
1.感冒药: 感冒总被认为是小事儿,多数人会自己买药吃,但不合理服用感冒药存在肝损伤的高风险。目前感冒药中常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就是已知的伤肝药物之一。由于我们自己用药,几种感冒药混合吃的情况很常见,更容易伤肝。
2.抗生素: 就是我们常说的消炎药,很多人有点小病小痛便会习惯性用药,殊不知,抗生素是目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排名首位的药物。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滥用、不合理使用肝毒性风险很大。
3.减肥药: 市面上的减肥茶和减肥药并不都是有效、安全的,因服用减肥药引起肝损伤的报道层出不穷。
4.中草药: 很多人认为中草药是纯天然的,所以无毒无害,可以随便吃。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药三分毒”,中草药也不例外。例如,超剂量使用首乌、误用土三七等,均可导致肝损伤。
5.保健品:
很多老年朋友常常希望通过吃各种保健品、药酒、药膳等来改善自己的身体机能,但往往又缺乏判断力,容易被保健品夸大的功效所欺骗,以为保健品对身体“百益而无一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服用。但市面上很多所谓的保健品其实并不保健,更有可能对你的肝脏带来损伤风险。
药物性肝损伤重在预防
首先,不滥用药。不管是西药、中药、减肥茶,还是保健品,都有肝毒性的风险,都应把握适应证,不能滥用,更不能长时间、超剂量使用。
其次,不盲目用药。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最好都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或遵医嘱使用。
在服药期间一旦出现与消化功能相关的身体不适,怀疑与所用药物有关,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药物并及时就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