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麻醉器械以及药品的研发加速,无论从麻醉技术还是理论都已经大踏步前进。因此,麻醉科经常能在临床上使用一些外科认为不可思议的技术来完成麻醉。

然而,一个好的麻醉设计,一定要有一个配合的外科才行。
如果外科思想保守,有些技术则很难开展。有的人说,麻醉科也是临床学科,外科也管不了麻醉的事啊!话虽如此,但毕竟手术麻醉是需要配合的。如果搞僵了,没有获益方。因此,麻醉科一向都是低姿态。尽管有些外科医生一直认为患者是外科的,麻醉科也只能默认。轮到麻醉科参与的术前调整呼吸循环、术中保护患者安全以及术后镇痛等环节,仍然会一如既往的高质量完成。但心里的怨言,那肯定是有的。尤其碰到那种老顽固外科,更是让你有了“阻碍麻醉科发展”的感觉。
前不久,一个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被紧急送到急诊留观室。
由于患者多发骨折,生命体征极其不平稳,因此暂时无法实行大手术。
脑科医生紧急会诊意见为,先行颅骨钻孔减压,再寻找时机开颅。
然而,这个患者虽然生命体征不平稳,但一直在挣扎。因此,钻孔始终无法进行。于是,把我们麻醉科找去会诊。脑科的想法是,我们给患者上一个全麻,全麻下完成钻孔。虽然感觉大材小用,但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他们一说到这里,我心底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感情,你们就把麻醉科当成让患者不动的作用啦?要知道,任何情况下,安全永远是第一的。就这个患者来说,如果外科解决的是救命的问题,并且在实施完外科手术可以终止这种循环不稳定,那我们麻醉科硬着头皮也会跟着上。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你只是钻孔,根本解决不了患者循环不稳定的问题。虽然说高颅压后可以导致患者血压心率加快,但现在显然持续失血才是主要因素。
那边一直输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循环才能稳定。但根据最新的CT显示,一侧脑室几乎消失殆尽,钻孔已势在必行。因此,大家都看向了我们麻醉科。这个时候,我提议说:患者的体动,一种是无意识的,另外一种是对疼痛的反应。只要我们把疼痛消除了,相信就可以顺利完成钻孔了。
脑科主任一脸不信任的说,头皮神经那么丰富,不全麻怎么能行?出了事,你负责?
就是“出了事,你负责?
”,这句话呛到我了。
要知道,之前多少次的新技术都被这句话扼杀了。
这一次,怎么也得闯一次。
另外,也不能说是闯,毕竟这是有理论根据的。
我已下定决心,为这个患者实施头皮神经阻滞。

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技术:头皮神经阻滞,是指应用局麻药物对支配头皮的神经进行区域阻滞,阻滞范围几乎涉及整个头皮,包括来自第一对颅神经的枕大、枕小神经,眶上、滑车上神经,来自第二对颅神经的颧颞神经,来自第三对颅神经的耳颞神经以及大耳神经。为了保险起见,我使用超声辅助的办法完成了二大和枕小两根神经的阻滞。
当脑科主任拿着尖刀片敲了两下准备钻孔的位置时,发现患者确实没有反应。看不见的口罩下,似乎嘴角撇了一下。麻醉成功,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一次,真的是拼回来的。在开创引领一些新技术过程中,有时真的是把自己也押上了。至于失败会怎么样?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