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继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 如何看中药在慢性肝病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去除基础病因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疗。许多研究证实,清除HCV或有效抑制HBV、戒酒、降低体重、免疫抑制治疗等,可以有效逆转慢性丙肝或慢性乙肝、酒精性、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所导致的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然而,在少部分患者,尽管进行有效的病因治疗,例如慢性乙肝患者长期强效低耐药核苷(酸)类似物,肝纤维化仍有可能继续进展。其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病因并未真正去除或有效控制有关(如HBV低病毒血症),也可能与患者因素有关(如饮酒、肥胖或糖尿病)。 目前国际上尚无经过严格临床试验验证而被药品监管部门正式批准上市的药物。我国老一辈中西医结合学者在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有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山西、北京及上海等地的学者们,通过大量动物试验发现,一些中药方剂、药物有效部位甚至化学单体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初步阐明了其多靶点、多环节作用模式;临床研究也初步显示了这些抗肝纤维化中药的临床疗效。但受制于肝纤维化疗效临床研究的复杂性及当时的临床研究规范性,有关抗纤维化中药的临床疗效研究很少发表在国际主流专业杂志上。 近年来,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治疗不断进步,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可能逆转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接受和认可。为提高肝纤维化的逆转率,我国学者积极尝试采用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探索抗病毒药物联合抗纤维化中药的疗效,其结果也越来越多地被国际主流专业刊物所接受和发表。 如何看这项研究的临床意义? 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现有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HBV复制,从而减轻严重坏死和肝纤维化。但在部分患者并不能完全阻止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生。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有效抑制病毒的同时联合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可获得更好的抗肝纤维化效果,值得肝病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有关指南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Rong G, Chen Y, Yu Z,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of Biejia-Ruangan on Fibrosis Re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with Entecavi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Infect Dis. 2020 May 21;jiaa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