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后仍持续缓解!“K药”有望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2020
12/17

+
分享
评论
好医友
A-
A+

K药做为“明星”抗癌药,至今已获批用于20多种癌症的治疗。

近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建议批准“K药”帕博利珠单抗(商品名:可瑞达)新适应症,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的结直肠癌成年患者。如果顺利,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做出审查决定。

▌结直肠癌,80%以上发现就是中晚期

结直肠癌是中国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好发于45岁以上人群。

结肠直肠部位的癌变通常需要经过“肠息肉→腺瘤→肠癌”的发展过程,发病机制相对明确。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我国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但其实,只要注意筛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就能阻断癌变,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早期发现结直肠癌,通过手术+辅助化疗,患者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更早期的息肉甚至可以通过内镜直接“消灭”,治愈率甚至可达100%;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则比较不理想。

如今,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手段也有了较大进步。Castro博士介绍,结直肠癌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而MSI和MMR就像驻在身体里面的“修复师”,专门负责DNA的错误修复。这些基因一旦发生突变,DNA复制中的错误无法得到及时修复,癌细胞更容易致癌突变。

大约5%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携带MSI-H或dMMR,目前这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化疗,但往往对常规化疗不敏感。

不过,MSI-H和dMMR肿瘤由于细胞中DNA修复机制的异常,导致其基因组中携带大量基因突变,使这些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为敏感。

▌“K药”:已获批治疗20多种癌症

帕博利珠单抗主要是通过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来帮助发现并抵抗肿瘤细胞。它能阻断T细胞表面PD-1受体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激活T细胞,使其对肿瘤展开攻击。

“明星免疫疗法”帕博利珠单抗自2014年获批上市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这款肿瘤免疫疗法在多项癌症中展现出了喜人的疗效,可全面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头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膀胱癌、胃癌等。

目前,帕博利珠单抗已经在20多种癌症中证明了疗效,另外还为MSI-H或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益处。

▌临床数据惊艳,2年后仍持续缓解!

一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KEYNOTE-177)在307例MSI-H或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比较了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数据已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结果表明:

中位随访32.4个月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优于化疗组(16.5 VS 8.2个月)。

此外,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化疗组的总体缓解率分别为43.8%和33.1%。在达到总体缓解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组83%的患者在2年后仍持续缓解。

目前,多数MSI-H / dMMR结直肠肠癌患者在一线治疗中主要方案是化疗,但疗效有限。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了这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望造福更多肠癌患者。

不过,结直肠癌并不是单一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经验表明,不应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而是需要多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突变情况及其相互作用,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好医友提醒:

结直肠癌的主要筛查方法包括:肠镜检查、粪便潜血检测、虚拟结肠镜(CT结肠镜)检查、DNA检测、双重对比钡灌肠(已较少应用)。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肠癌最有效的方式。

健康人群应在45岁开始接受筛查。如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应在40岁开始定期检查,或比其家族成员确诊年龄早10年开始,以最早时间点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缓解,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癌症,肿瘤,化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