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胃食道反流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密切相关的疾病。
身高1.74米,体重300多斤。30多岁的徐先生(化名)连续两次三更半夜呼吸停止被急送入ICU抢救,命悬一线。
“终于离死神远了很多。”上周,徐先生复查后如释重负。死里逃生后,医生警告,当务之急一定要把体重减下来,否则再一次“午夜惊魂”,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生活中
像徐先生这样
因肥胖被死神“召唤”的人不在少数
有资料显示
全球每年肥胖致死达280万
体重300多斤,两次进ICU,因为太胖
“徐先生的‘重量’不仅仅指他硕大的体型,同时,他入科时呼吸衰竭,神志不清,还高度怀疑患有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病情来势汹汹,不及时救治会有很大的死亡风险。”当地医生回想起徐先生被送入ICU的险情,记忆犹新。
家住浙东某县的徐先生,从小就特别能吃。随着年龄增加,他的体重就像刹车失灵的汽车,疯狂向前冲,飚到300多斤。
图片来自摄图网
近些年,徐先生尝试了很多减肥的方法,七七八八也花了好几万块钱,效果却很不理想。减肥药、针灸、运动等……每次信心满满,但都以失败告终,还越减越胖。徐先生及家人为此陷入深深的担忧之中。
去年上半年,徐先生莫名其妙开始发烧,同时喘憋严重加重。一天深夜,家人发现呼噜震天响的徐先生突然没了声音,呼之不应,赶紧将他送往当地医院,被确诊为低通气伴误吸感染、呼吸衰竭,病情危重,立即进入重症监护室(ICU)。
检查发现,徐先生肺功能提示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呼吸科睡眠监测后的结果非常不容乐观:考虑肥胖低通气,而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更是雪上加霜,通过插管呼吸机支持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后,徐先生才转危为安。
图片来自摄图网
没想到,今年徐先生重蹈覆辙,又一次呼吸衰竭被送进ICU。脱离危险后,医生提醒减肥屡战屡败的徐先生得尽快接受减重手术,否则随时有发生猝死的可能。
经引荐,徐先生找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师团队。
手术后2个多月,他体重减少了60多斤
积累10年减重手术经验的王知非详细了解了徐先生病情及减重史。
“暂时用维持夜间呼吸机治疗,调整呼吸睡眠并控制体重。”签于实际情况,王知非与呼吸内科专家会诊后,做出了这样的治疗决定。不明就里的徐先生及家人一听急了,已是火烧眉毛时候了,怎么不给手术了呢?
肥胖、胃食道反流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密切相关的疾病,而徐先生目前的身体状态较差,立即做手术风险极高,得经过调整后再评估,寻找理想的手术时机。
无奈,徐先生及家人只好又过了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身体状况终于有所改善,体重也减轻了些。充分准备后,王知非团队为徐先生做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术后第二天徐先生就出院了。
王知非正在手术(资料图)
2个多月过去了。几天前,徐先生来复诊,体重减了60多斤。变了一个人一样。“现在再也没有发生过喘憋了!”他开心地说。“我们也听不到他那雷鸣般时断时续的打鼾了”,徐先生的父母更是欣喜。王知非预测,一年后,徐先生体重可减至200斤以内。
肥胖不只是胖,还会百病缠身
曾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一项针对BMI(体重指数)和多种疾病关联的研究结果显示,高BMI遗传风险评分与确诊肥胖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同时与58种健康风险相关联,并和30种疾病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等。
超重或肥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主要健康负担之一。据世界卫生(WHO)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从1975年到2016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因此要从小保持好体重,一旦发现超重,就要严格管理起来,管住嘴、迈开腿。
亚洲人正常BMI指数在18.5-24.9之间
需考虑接受减重手术的治疗的人群
▶BMI在30—35之间,且有Ⅱ型糖尿病,生活方式和药物已经难以控制血糖,尤其还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人群;
▶BMI在28—29.9之间,如果其合并Ⅱ型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女性腰围>85厘米,男性腰围>90厘米),且符合两条代谢综合征标准(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水平和高血压)的人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