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药企开会,30万人感染新冠

2020
12/17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器械
A-
A+

这是由一个人引起的超级传播!




 来源:央视新闻 / 赛柏蓝器械 

 编辑:米克


 

  


 1  

一场医药会议,致使30万人感染



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追踪病毒的基因指纹,研究人员发现今年 2 月份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一场会议,目前已经导致全球 30 万人感染新冠病毒。


像指纹一样,病毒基因指纹显示病毒差异的唯一性,利用基因指纹可识别变异病毒、病变细胞等。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马萨诸塞州布罗德研究所发现了两个特殊的病毒基因指纹,它们与今年 2 月份在波士顿举行的一场生物技术会议有关。



截至11月1日,波士顿附近 4 个县 30%-46% 的病例与其中一枚基因指纹有关。进一步追踪后,研究人员发现这枚基因指纹传播到美国 29 个州,以及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最终导致全球 24.5 万人感染新冠病毒,该基因指纹的另一个变种,还导致美国至少 8.8 万人感染。

而这枚基因指纹,最早是由一个携带病毒的参会人员带到 2 月份这场会议上的。据了解,当时与会的近 200 人都未佩戴口罩。美国媒体报道称,这是由一个人引起的超级传播。

此前据波士顿当地电视台WCVB(美国广播公司ABC下属地方台)报道,马萨诸塞州有超过100个新型冠状病毒案例与2月下旬的渤健会议相关,


3月15日,麻省公共卫生部将全州感染者中,属于渤健公司的患者单独列出,与渤健公司有关的共有108人。 3月13日,北京市报告1例从美国输入的确诊病例黎某,长期定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有网友在领英上发现, 黎某目前就职于美国知名生物医药企业渤健。


更重要的是,渤健公司另有4名高管出席了美国投资银行考恩公司在波士顿万豪科普利广场酒店举办的会议,接待了300多家药企的高层,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传染风险。
 

 2 

亚马逊超两万名员工,确诊新冠肺炎



据《华盛顿日报》12月15日报道,加州检察长周一对亚马逊提起诉讼,指责亚马逊在新冠员工安全调查中拖后腿。根据12月14日公布的一份法庭文件显示,在缺乏足够信息的情况下,总检察长无法“充分确定”该公司是否遵守了加州法律,以保护其员工免遭新冠病毒感染。



据报道,新冠疫情让很多人选择网上购物,今年亚马逊业务量剧增,股价已涨至每股3100多美元。不过,亚马逊一直被员工批评安全保护做得不够,迄今,亚马逊已有超过两万名一线员工确诊新冠。


有美国行业协会工会负责人表示,这一数据表明这一美国科技巨头在这场疫情中对一线员工的保护“完全失败”。但亚马逊公司却辩解称,与美国的总体人口感染率相比,亚马逊员工的感染率比预期还低了42%。


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11月初美国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000万例后,平均每周增加病例在百万以上,进入12月,新增百万确诊病例的时间越来越短。

根据美国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1月21日,美国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4月28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数突破100万,也就是说,从1 到100万,用了99天。此后,美国确诊病例每增加100万历时越来越短,尤其是11月上旬美国确诊病例突破1000万例后,大约一周时间病例就会增加 100万例。



 3  

吴尊友:曾发生疫情地再发概率大



2020年已近尾声,但新冠肺炎疫情却依然没有停歇。12月份以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山东胶州、四川成都、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东宁、绥芬河、新疆吐鲁番,这6个地方先后出现了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2月16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公布,绥芬河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该患者,女,24岁,幼儿园教师,家住绥芬河海融幸福里小区,为确诊病例张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醒:一般来说,曾经发生过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发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会大。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地方就不会发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进入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疫情。



吴尊友指出,进入冬季以后,呼吸道传染病属于高发季节。新冠肺炎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小幅度的反弹,符合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特征。


另一方面,入冬以后,境外绝大多数国家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数和污染的物品在增加。对于我国防输入,防人、防物两个方面,都增加了压力。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我国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属于常态化防控当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12月以来,江苏无锡、郑州中牟、福州福清、湖北武汉、山东巨野等约11地的进口冷链食品或外包装,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情况。对于多地进口冷链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吗?


吴尊友指出:我们不能指望海关把所有进口物品的污染都能查出来,也不能指望所有消毒措施都能够把污染的病毒全部杀灭。在市场上出现少量污染物品的货品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点非常清楚,新冠病毒不会通过食物传播,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只要我们做好防护措施,进口食品的购买和使用还是安全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冠,药企,央视,病例,疫情,指纹,美国,亚马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