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导向。
记者:万笑笑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学科—科研—人才—成果四位一体的市属医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工企’模式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近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二届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大赛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如是说。
据潘苏彦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属医院累计获批科研项目5868项,在综合绩效评价的基础上,2019年市医院管理中心专门设立了市属医院科技创新专项绩效,激励市属医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增强市属医院科技创新功能、医疗服务水平和产业支撑能力。
潘苏彦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早在今年年初,《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施行,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更为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晖指出,今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成为了科技部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医院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创新机制,发挥医工结合优势,产生一批来源于临床实践的创新思想、人才和成果,争取形成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北京市及全国进行推广。未来要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仍需要科技工作者与经济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刘晓光表示,北京积水潭医院以田伟院士研发团队为主导的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不断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创新活力。
随后,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了第二届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经过初赛共有12个项目进入决赛。12个项目涉及手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骨科高值耗材等领域的多个医工企研发团队,充分展示了北京积水潭医院近期具有转化前景的科研成果。最终,《骨盆骨折微创复位手术机器人系统》和《基于运动学与力学的个性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获得此次比赛的一等奖。
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导向,以临床需求为引导,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开展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落实科技创新各项重点任务,为北京和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努力。
责任编辑:王营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