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妈妈:孩子是如何学习语言的?真想让你大吃一惊!

2020
12/17

+
分享
评论
达医晓护
A-
A+

其实孩子很早就已经习得语言,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对于孩子语言的学习,很多家长对宝宝的语言发展非常关注,悉心在意每个能影响宝宝学习说话的环节,特别是1岁以后宝宝开始迈入的学话快速期。其实孩子很早就已经习得语言,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孩子是这样习得语言的



用于沟通的语言,不局限于文字和言语,还有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某个词语本身对于婴儿来说并无意义,他们更重视这个词语使用的“环境”。为了能与外界交流,婴儿(包括儿童)会动用他们一切的感官功能——用双眼观察,用双耳倾听——他们将言语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不仅记住了这些词语,还记住了这些词语出现时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全世界的成人几乎都一样,在与婴儿(小孩)交谈的时候,都会使用一种与自己以往不一样的“说话方式”,声音会更加的柔和,语速会更加的缓慢,还会本能的去重复某一个词语,并且会伴随着大量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婴儿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各种词语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兴的词语”一类是“不高兴的词语”,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他们才会逐渐明白这些词语的更多含义。


当婴儿开始咿呀学语,父母们就会开始疯狂地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音节中寻找惊喜,只要听到一丁点儿类似“papa”“mama”的声音,他们就会如痴如醉激动不已,他们坚信自己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这个词语。与此同时,婴儿也会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声音给父母带去了幸福,于是婴儿会不停重复这个给父母带去幸福的声音,他们知道取悦父母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喜爱。


各国孩子最先习得的词汇各不一样  


美国父母喜欢教孩子各种物品相关的词汇,包括家庭成员名字、动物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词汇;法国父母也喜欢教孩子各种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还会教孩子学习一些美食和服装方面的词汇;瑞典父母更喜欢教孩子各种运动相关的词语,比如跑、跳、跳舞 等等;日本父母偏爱教孩子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词汇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词汇,比如 红日、明月、彩云 等等。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儿科,医生,语言,词语,婴儿,父母,词汇,孩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