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DIP怎么进行不同地区(试点市)的横向评估和比较?医共体内医保基金统筹实施DIP的关键点是什么?
距离国家医保局下发DIP分值付费政策通知已经过去两个月时间,面对全新的支付方式改革,医院管理者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亟待权威解答。为此,DIP学院DIP系列大咖直播课特别设置专家答疑环节,为各位同仁答疑解惑。
第一期大咖直播课程,特邀嘉宾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许速主任重点针对以下五大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课程问题解答
Q&A1
关于辅助目录的问题:根据国家局下发的技术规范,辅助目录中疾病严重程度辅助目录分为五个指标,但是五个指标是只能使用一个还是可以组合使用?若只能使用一个,是有优先级吗?
补充解释
辅助目录是对病种组合测算时的修正,这些指标并不是单一使用,而是通盘考虑,如何不断的修正数据模型来真实反应诊疗全貌是国家一直在做的事情。基于DIP分值点值确定的病组支付标准,是对疾病与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的反映,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要利用辅助目录校正等方式体现诊断、治疗、行为规范等的特异性特征对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利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对应的辅助目录,对医院收治患者的疾病复杂程度及资源消耗程度进行评估,进行适当校正后予以支付。根据许速主任总结,随着样本的不断增加,医疗保障研究院也会不断发现还会有哪些病例特征是影响资源消耗的,进而将其考虑其中。
——DIP学院
Q&A2
DIP技术规范中提到病种组合原理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方式”进行聚类,“疾病诊断”为ICD-10的亚目,“治疗方式”为ICD-9的完整编码吗?
补充解释
DIP病种组合取疾病诊断ICD-10编码的前4位;治疗方式取 ICD-9-CM-3前7位。
——DIP学院
Q&A3
目录库中带“/”的操作编码是否是根据数据情况进行了人工汇总,如果不是,汇总的原则是什么?
补充解释
目录库中带“/”的操作编码是“或”的意思,基本涵盖了医疗过程中所认知的所有组合方式。
——DIP学院
Q&A4
当医院拿到医保局给的DIP数据后,具体怎样进行数据化处理?或者能否运用数据可视化功能反推出相关考核指标?是否与DRG相似?
补充解释
医院拿到医保局反馈数据后
一、对于入组问题:应重点检查病案首页质量
二、对于运营分析:1.关注超支结余,定位主要超支科室以及主要的病种组合2.关注费用异常病例,费用极端异常病例
三、对于考核指标 :不需要反推,监管考核指标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基线调查、病案质量、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行为、医疗质量、资源效率、费用控制和患者满意度 。具体可参见DIP技术规范第80页 8.3 指标体系。
——DIP学院
Q&A5
实施DIP怎么进行不同地区(试点市)的横向评估和比较?医共体内医保基金统筹实施DIP的关键点是什么?
补充解释
更侧重于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对比比较。按病种分值付费体系下,各级医疗机构要去思考 “病种、分值、医疗机构系数”这三个影响运营收入的因素。收治什么病种,通过病种分值测算应有收益,积极沟通确定合理的医疗机构系数。在此基础上梳理医共体内转诊流程,打通各个环节。
——DIP学院
DIP学院一直致力于输出专业深度观点,引领行业话题方向,旨在为全国数十万医院管理者提供优质内容,助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如您有更多学术问题,欢迎扫码提问,我们将邀请行业专家定期为您答疑解惑。
此外,DIP系列大咖直播课第二期特邀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博士后廖藏宜围绕《DIP先行地区政策经验介绍》进行精彩内容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