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治疗,预防并发症,痛风间歇期才是关键!

2020
12/15

+
分享
评论
痛风医生崔丽
A-
A+

间歇期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不仅能降低痛风再次发作的概率,还能预防这么多的伴随疾病

  痛风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有急性发作期和间歇期之分。间歇期患者一般没有症状表现,不少患者觉得没有疼痛等症状就是好了,从而终止治疗。

   

  1、痛风间歇期

  间歇期并不意味着痛风好了、不用管了,而是病情发展进入了下一阶段。据统计,62%的患者会在1年内再次发作,患者1—10年再次发作的概率是33%,仅有5%的患者会在10年内不再发作。随着患者发作次数的增多,发作间歇期也会越来越短,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影响和损害也会越来越大。所以,痛风治疗不仅要关注急性发作期,更要抓住间歇期。患者和医生要共同努力,在间歇期把尿酸水平降下来,减少痛风再次发作的概率。

  而且,间歇期虽然没有关节疼痛等外在表现,患者体内也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病变的。此时,尿酸盐的增加会导致尿酸盐结晶的生成。尿酸盐结晶在人体不同部位会发生沉积。这种沉积也会损害患者机体器官功能。


  2、痛风石

  痛风石本质上是被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裹的尿酸盐结晶形成的肉芽肿样物质。一般形成于患者发病十年左右,也有少部分未经过规范治疗的患者在五年左右就会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形成后会导致患者关节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小部分关节内的痛风石会引起骨软骨炎和以半月板损伤为主的关节绞锁。大部分慢性痛风石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受限、受损。

   

  3、肾脏

  痛风性肾病是痛风除了关节疼痛之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在肾小管等部位沉积造成的肾脏功能受限,长时间肾脏功能受限还会引起肾脏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


  4、眼部

  痛风性眼病是尿酸盐在眼部各个组织沉积引起或未引起眼部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痛风性眼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高,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痛风性眼病的发病率接近1%。目前痛风性眼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证明,痛风性眼病和痛风石(尿酸盐结晶)在眼部的眼睑、结膜、角膜、巩膜、眼外肌、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的沉积密切相关。


  除了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和痛风性眼病,痛风慢性期的高尿酸水平和尿酸盐结晶还可能导致患者的心、肺、血管、神经等器官和系统的损伤。

  间歇期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不仅能降低痛风再次发作的概率,还能预防这么多的伴随疾病。所以,患者一定要抓住间歇期,把尿酸盐水平降下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痛风,间歇期,并发症,尿酸,患者,痛风石,关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