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骨折复位手术在国内非常常见,但在条件艰苦的西非马里却是困难重重。
12月4日9时,中国第27批援马里医疗队队长、我院骨科副主任朱丹杰熟练地拿起手术刀,在马里医院的手术室里,为一位患者实施了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尽管骨折复位手术在国内非常常见,但在条件艰苦的西非马里却是困难重重。
11月13日凌晨两点,经历了一整天的忙碌,刚刚躺下的朱丹杰接到一通紧急电话:“巴马科郊区发生入室抢劫,一名居民中弹受伤,即将送到马里医院抢救,请你们做好准备。”
闻讯,他猛地从床上跳起来,迅速召集相关队员做好接诊准备。
凌晨的巴马科寂静而微凉,夜空弯月高悬、繁星点点。队员们在赶往马里医院的路上就商定了初步的人员抢救和疫情防护方案,两点半在医院急诊室见到了伤者。
医疗队根据病情转归,制定伤者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在医疗队队员和马方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下,患者逐渐康复。11月16日,患者尿色已逐渐变清;11月23日,腹腔引流管全部拔除,并进行了骨牵引治疗,以备二期手术。此刻,队员们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来。
12月4日,朱丹杰及团队为患者实施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朱丹杰和医疗队的队员们经过充分讨论和评估,还进行了大量的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室全面消毒、麻醉药品和钢板准备,按当地惯例还要和家属沟通,自行采购纱布、针线等用品。
一边是紧张的物品准备,一边是医疗队多次的术前讨论、术中情况预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在朱丹杰的带领下,大家把涉及手术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经过充分准备,全副武装的朱丹杰走进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手术室,面对医疗队成员以及马里医院的医护人员,他向大家点了点头,表示手术开始。在队员们的密切配合下,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对患者的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等操作,并通过翻译向马里同行讲明手术注意事项。优秀的团队、娴熟的手法、高超的技术使得病人出血不多,手术在2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术后予抗炎、消肿、活血化瘀等对症支持治疗。
朱丹杰表示,受医疗条件的限制,病人的特殊情况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所幸在全体医疗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病人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术后第4天的影像显示,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很好,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按惯例开始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顺利出院指日可待!
从10月2日医疗队启程,通过一个多月的门诊熟悉马里医院的工作流程,扛过了第一例紧急手术和择期手术的考验,朱丹杰对医疗队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尽管手术室环境非常简陋,物品设备都很匮乏,电刀、器械、手套、纱布、缝针、消毒液、无菌器械包等都需要仔细整理反复核对检查,援马里的医疗队员还要尽一切可能找到合适材料去“配合”使用,所幸大家经验都很丰富,配合也很默契。
中国驻马里大使朱立英专门来电,高度赞扬了队员们连夜奋战、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对队员们不顾自身安危、抢救同胞生命予以充分肯定。队员们表示深受鼓舞和激励,认为生命所托、为爱守护是医疗队职责所在,为能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到无比自豪。
朱丹杰队长表示,医疗队思想团结一致、业务能力过硬,齐心协力做好援外医疗工作,为马里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积极贡献力量。
中国第27批援马里医疗队供稿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