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志成认为,要把时间花在执行上而不是选择上。与其在选择上浪费很多时间,还不如顺其自然地接受直觉上合理的选择,把每个已经选择了的事情执行好。
作者 | 陈彩娴
2008 年,窦志成正式入职微软时,导师文继荣在发给全组的欢迎邮件里写道:“Zhicheng is good at writing: writing papers and writing codes.”
到南开读计算机,是误打误撞
谈起当年辉煌战绩,窦志成的反应很平静:“高考那几天特别放松,其实当时没想到能考承德市第一。”
事实上,作为一路拔尖的学霸,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窦志成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稳扎稳打。但高考后,窦志成没有选择报考清北,而是去了南开读计算机。
当时,学校里负责为学生提供报考意见的老师跟他说,前一年的承德市状元去了南开大学读计算机,体验非常好。
那时候,计算机刚刚起步,周边人一致认为这个专业很有前途。作为理科生,窦志成的内心对前沿技术自然十分向往,于是便报了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专业。
结果,窦志成去了南开后才发现:“那个师兄报的不是计算机,而是国贸专业。”真是误打误撞。
更让窦志成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一个“信息不对称”,他将在南开度过最宝贵的九年时光:本科、保研、转博,成为一名中国“土生土长”的计算机博士,重点研究领域还是信息检索。
图丨百年名校南开大学
尽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窦志成并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霸。相反,他觉得当时的计算机课程有些枯燥,于是从大二开始,便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做些小游戏、个人网站、通讯录等能看得见的小东西。这增加了他对编程的兴趣。新出来的编程语言(2002 年,微软.NET 2002 和 C# 1.0 面世),他也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去学习和使用。
微软亚研9年:追求技术梦想
自 2005 到 2014 年,窦志成在微软一共工作了 9 年时间。而他的 Manager,正是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的文继荣。
微软亚洲研究院(Miscrosoft Research Asia,简称 MSRA)成立于 1998 年,是微软在海外设立的首个研究院。当时,国内类似的研究机构寥寥无几,聚集了大批国内高校博士生与海归,是全国高校学子向往的地方。
图丨微软亚洲研究院
机缘巧合之下,2006 年 6 月份,窦志成从原来实习的部门转到了文继荣领导的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之后便一直追随文继荣,从事信息检索相关的研究。
实习期间,窦志成主要研究信息检索排序与个性化搜索。比如搜 “苹果” 这个词,系统能根据历史记录,判断出该用户想搜的是苹果公司,而不是水果,进而为用户返回个性化的更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而这个研究题目,窦志成延续至今。
“未来,如何有效的理解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精准信息服务,让每个人能有一个个人智能信息助手,会是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任务之一。”
因为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加上在文继荣小组所做的搜索引擎项目是微软内部比较看好的研究方向,2007 年,窦志成被 MSRA 选为优秀实习生,有幸到美国进行了 5 天访问。
年代久远,再回忆当年,窦志成仍能十分肯定地说:“当时很兴奋!” 一是有机会开阔眼界并且能和比尔盖茨面对面沟通,二是体验了美国尤其是微软的文化氛围。
除了去比尔・盖茨位于华盛顿湖边的豪宅作客,优秀实习生还有机会与美国高校的知名教授、微软的高级研究员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期间还去了波音公司参观:“我们当时看到一架非常庞大的飞机在组装,还讨论:到底是组装一架飞机的工程难度高,还是做一个操作系统工程的难度高?”
美国之行给窦志成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于是,博士毕业后,窦志成便一心奔着 MSRA 去,校招期间只投了 MSRA 一家企业,最后顺利拿到了 offer。
在 MSRA 工作的几年,正是信息检索领域的黄金期。商业搜索引擎鼎盛,全球顶级的学术会议,一大半都是微软、雅虎、Google 的论文,也吸引了大量的老师、学生都在研究互联网搜索引擎。
和当时一般的高校实验室以发论文为主的目标不同,文继荣带领的互联网搜索团队更注重成果的实用性。他带领整个团队与产品组合作,去做搜索引擎的基础框架、技术平台、实验平台等。窦志成参与研发的多项技术也在 Bing、Office 等产品中得到应用。
加入人大:投身教育
2014 年,窦志成离开微软,应文继荣教授的邀请,来人大任职。
谈及离开微软的决定,窦志成直言不讳:“微软亚洲研究院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当时选择在微软工作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离开。我对微软的感情很深。一方面是喜欢里面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是喜欢里面的员工关系。” 而后者,显然是对导师文继荣的感情,也是他离职微软、加入人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窦志成的眼里,文继荣的人格魅力很强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自由,二是关怀:
“文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宽容。他相信每一个人,相信只要给你提供环境,让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索方向,就一定能做出好的成果来。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无论大小,文老师也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我们。他会让你觉得很温暖。”
图丨文继荣、窦志成团队成果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尽管成立不过一年左右,GSAI 在 AAAI、SIGIR 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果。2020 年,由 GSAI 教授参与合作的 31 篇论文被 CCF-A 类会议录用,其中信息检索顶级国际会议 SIGIR 2020 的论文有 8 篇。
图丨窦志成主持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0年夏令营开营仪式
GSAI 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其中一个途径便是与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比方说,2019 年 12 月,GSAI 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UdeM)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施 “双博士学位” 项目:
“我们希望学生不仅有机会学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知识,还能够和世界上一流的专家对话,有机会去国外深造。”
结语
像当下许多青年教师一样,窦志成希望自己可以自由地行走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教学与实践相得益彰。
如今,他不仅担任 GSAI 的副院长,还担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 方向项目经理, 基于大数据文科综合训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执行主任。
回首以往的人生,他总结自己更像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无论是高考理科状元,选择南开大学,保研、直博,进入微软做研究,到后来加入人大,他几乎没有因为选择费心思,说做就做。
窦志成认为,要把时间花在执行上而不是选择上。与其在选择上浪费很多时间,还不如顺其自然地接受直觉上合理的选择,把每个已经选择了的事情执行好。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为每一个选择后悔,因为你不知道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会是怎样的景色。努力去做就对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