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钢琴之余,还学到比钢琴更重要的东西

2020
12/14

+
分享
评论
心理师肖雪萍
A-
A+

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就有不同的答案。



如今很多孩子都学钢琴,但将来会走上专业道路,甚至成为钢琴家的人,必定寥寥无几。这就需要父母们提前自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就有不同的答案。或许有些家长是想给孩子培养才艺,将来可以有一些演出机会,自我展示,增广见识。
而我,最初决定让孩子学习钢琴,只是想给他系统的音乐教育,让他具备音乐欣赏的素养,能记录从心里自发流淌的旋律,将来等他长大了,音乐将作为他自我抒发的通道,快乐了,来一曲,悲伤了,也来一曲。
生活是非常艰辛的,人的一生会遇到诸多挑战,各种沟壑。作为母亲,我希望帮助孩子,培养应对那一切的能力和资源。而音乐,可以成为他的朋友,在某些时刻,陪伴他,抚慰他。
 
钢琴,学习的参照物
小何5岁开始学钢琴。
从最初的新鲜感,到曾经的挣扎抗拒,再到如今的普通日常,无论是他还是我,在这个过程中都收获良多。
他把“会弹钢琴”,作为自己的优点,很自豪地宣告自己的特长,而我则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他的成长,检验了母性的稳定和力量,也思考了关于学习,教育,人的发展等诸多人生议题。
升入小学之后,小何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
足球队的训练非常艰苦,每当小何在足球练习上遇到困难,他总会拿足球和钢琴来做比较:“妈妈,我觉得这个就跟练琴一样,只要坚持练,再过几天我就能做好!”,他还会拿钢琴跟数学的口算练习做比较,“这个也是熟能生巧,就跟练琴一样,我得多练!”。
钢琴,成为他学习生活的参照物。
在钢琴学习中的经验,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他也通过学习钢琴,摸索到了学习的规律,对学习有了直观的认知,甚至作为探索自己能力边界的路径。
回望这一路走来,我认为,小何不仅仅学习了钢琴,还磨练了耐心和意志力,学会了面对挫折,明白了什么叫自我负责,认识到了学习的规律,对陌生的知识领域很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只要假以时日,他都能学会。
他的收获,大大超出音乐学习的范畴。
而我认为,这一方面是遇到良师,另一方面也跟父母的努力密不可分。
 
论钢琴老师的意义
小何最初学钢琴,是在一个音乐教育机构。老师和蔼可亲,一边游戏,一边教学,氛围很是轻松有趣。可是只三个多月,他就不肯去了,“老师的要求太低了”,他说,“我喜欢挑战!”。
原来,老师和学生,也要讲究个匹配度。我带他转投了武老师门下,一直到现在。
我常说,在专业领域,“会教的不一定会做,会做的不一定会教”。
并不是说,一个人会弹钢琴,就能胜任钢琴老师的工作。
在我看来,钢琴老师,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钢琴技术。这就像心理咨询行业,咨询师首先得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然后再来说专业技能。
跟武老师学了几个月后,某天小何跟我说:“我长大了,想当一个钢琴老师”,完了又补充一句,“就像武老师那样的”。
我问他,“武老师是哪样的?”
小何想了想,说:“她很严格。她会告诉我,我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好的就表扬我,不好的就批评我。这样我就能进步”。
我点点头,接话道:“确实啊。好老师会尊重专业,会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水平是什么程度,只有这样,你才能评估自己的能力,然后调整自己的节奏。所以批评你,指出你的问题,是老师的职责。将来你做一个这样的老师,那很好啊!”
每周的钢琴课,让小何得到跟父母之外的另一个成年人学习的机会,让他的生活里,拥有了第三个近距离的权威人物,多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武老师的肯定和欣赏,成为他自我认同、自我欣赏的心理资源,而批评和惩罚,则帮他内化了“知耻而后勇”的心理动力,培养他的自我监察机制,进而成为他超我的一部分。
 
“我要把钢琴砍掉”
学习钢琴一年后,小何开始怨恨钢琴。曾经有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傍晚的练琴,都有奔赴刑场的悲壮感。终于有一天,他悲愤地喊出了这句话。
为了让小何接受,练琴就是他的日常。我做了很多努力。
¢ 鼓动他父亲一起学钢琴。父子俩一起练琴,他练琴时,爸爸就在旁边听,一边听一边赞叹:“这个曲子我都不会弹呢,你比我学得快哦!”。
¢ 做他的迷妹。妈妈坐在琴凳边,一边听一边说:“天啊,为什么这么好听?你做我的老师好不好?小何老师?”。
¢ 家庭音乐会。每周日晚上,爸爸妈妈专门坐下来,听小何弹琴,然后给他鼓掌,拥抱他,给他献花。
¢ 跟他讲音乐的意义,懂得音乐知识的好处。“等你长大了,你会知道音乐让你的生活多么丰富,多么美好,你现在得为那个时候的自己,做点事”。
¢ 画大饼一。“女孩子都喜欢会弹钢琴的男孩子。等你十八岁的时候,别的男孩子要是遇到喜欢的女孩,他就问,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那个女孩就说,让我想一想吧。可是到了你这里,会有女孩子主动来问你,我做你的女朋友好不好?然后你就回答说,让我想想吧。是不是很爽?”
¢ 画大饼二。“你好好学钢琴,将来长大了,会多一条路,多一个职业选择的可能性。你可以转去作曲,可以转键盘,组乐队,可以当钢琴老师,还可以从事其他跟音乐有关的工作”。
¢ 讲道理。“我知道每天练琴很无聊,我知道你不喜欢,但是人活着,就是要去做那些虽然不喜欢,但却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不需要喜欢学习,学习不是用来喜欢的,学习就是去做就好了”。
¢ 强化成就感一。每当他回课效果很好,老师表扬了他,给他作业本上写了“加鸡腿”,他有很大的成就感,非常兴奋。我就趁势说:“好好练琴还是很值得的对不对?你要记住这种感觉。靠自己的努力换取成功,看到自己的进步,是真正的快乐,任何其他快乐都不能替代的,这种感觉真是超棒的!”
¢ 强化成就感二。老师表扬完他,回到家后,我会当着他的面,再把他被表扬的好消息,讲一遍给爸爸听。然后爸爸再热切地祝贺他,鼓励他继续加油。
¢ 给弹性空间,给自主权。偶尔他情绪不佳,状态很低,太累,太困,实在没心情练琴,我会同意他这天不练,但他必须在第二天把练琴时间补回来。练琴的时间,时长,总是我们一起来商量,大部分时候都让小何自己决定。如果回课时,老师认为他没有达标,再协商延长练琴的时长。
¢ 共情他的感受,鼓励他。拥抱他,跟他说:“这个确实不容易弹啊,武老师都说,这个阶段是最枯燥,最无聊的,你能忍着无聊,忍着枯燥,坚持练下去,可真是很厉害啊!这也是个本事呢!将来还有很多事也会让你觉得无聊,枯燥,你现在要培养忍受这些的能力才行”。
¢ 对比别人的痛苦。“你每天练完琴,就可以尽情玩耍了,可是你知道吗?很多小孩子放学后还要上课外班,还有额外的家庭作业,可能都没得玩呢。别人都在学数学,学英语,学写作文,我都没让你学那些对不对?反正放学后都得干不喜欢的事,你是愿意练琴,还是愿意去上个数学课英语课?”
¢ 搬出权威。“这不是我的要求,这是武老师的要求,我只是在帮她监督你。我也是为了你好啊,你没有按照要求练习,回课不过关,挨骂的人是你,不是我啊”。
¢ 生气地责骂他,甚至威胁要打他。“现在!马上!坐到琴凳上,把手放琴键上,开始弹!如果明天你还是这样的态度,我就去找一个棍子,放在钢琴上,弹得不好,随时拿过来打你手心”(他从未给我找棍子的理由)。
 
不小心写得有些长了。
罗列这么多让小何和钢琴培养感情的做法,也是希望给家有琴童的父母们一些启发。
把钢琴学习变成亲子时光,变成家庭活动,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将更能让孩子找到学钢琴的乐趣(起码不排斥钢琴,不会感到痛苦)。随着时日推移,能力渐长,他将慢慢感受到,他不是在学习钢琴,而是在享受音乐,是在探索学习的经验和心得,是在通过学钢琴,去认识自己,认识生活的本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钢琴,孩子,东西,武老师,练琴,小何,音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