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人间值得!
本文由“山中麻薯”授权转载
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之时,全国很多麻醉医生驰援武汉,体现了麻醉医生敢于担当的精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展快,重症病人会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实施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支持治疗,可以抢回更多的生命”。这可能是我们麻醉医生这次参与抗疫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麻醉医生在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维持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会对危重患者的治疗提供很多帮助。
此次出征,我们也有顾虑,最大的担心是怕被传染,能否平安回来!然而疫情就是命令,带着这份使命感我们中山医院四人麻醉小组来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在病区和其它专业的医生一起诊治新冠肺炎患者,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
呼吸、心内和麻醉组成治疗小组
我们首先根据实地情况,准备好了各种气管插管设备、耗材及防护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好了气管插管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我们大后方(中山医院麻醉科)的鼎力支持。针对感染风险较高的插管操作,我们还制定了4F原则,即Full protection: 最高等级的全面防护,Far away: 尽可能远离患者口鼻,Familiar: 最熟悉的插管方式,一次成功Fast:迅速完成插管。在接下来的数周里,成功为数例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完成了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1
气切患者护理
2
好的麻醉医生是半个内科医生加半个外科医生,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麻醉医生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内科医生的角色,去管理病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我们所有专业的医生似乎是平等的,因为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疾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有时对于患者病情的发展都是束手无策的。而麻醉医生却往往能在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时暂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所以我们麻醉医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常病房患者的管理中,我们也能发挥作用,例如一例长期插管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气管切开,五官科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一定要我们麻醉医生保护气道。综合评估后,我们觉得患者不仅仅需要气道保护,在气切操作时,患者的用药也需要调整。在气切过程中,除了患者正在使用的镇静药物以外,我们还给患者加用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有效避免了手术操作及退出气管导管时发生呛咳反应,使得整个手术操作特别平稳,在那一刻,麻醉医生又发挥了专业的优势。接受呼吸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常常需要检查动脉血气,指导呼吸治疗方案,内科医生对于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并不熟练,而动脉穿刺确是麻醉医生的特长。在这段时间,我们完成了大量的动脉采血工作。
通过这次抗疫,我们麻醉医生体会到了很多人文方面的东西,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有其特殊性,除了患者本身需要隔离治疗外,许多患者的家庭成员都被感染,在不同的医院接受治疗,他们不能相互探视,缺乏亲情的相互关爱,很多患者很压抑,这极大的影响了治疗效果。如何更好的关心关爱患者,也是我们麻醉医生最需要做的,麻醉医生平时在术前访视患者患者的时间很短暂,患者进入手术间,很快就被麻醉,等患者醒来就又很快返回病房了,在整个围手术期,我们麻醉医生和患者的交流时间很短。84岁的刘阿婆是我们病区的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其膝下6个子女中有5人在照顾她的过程中相继被感染,唯一没有被感染的儿子也在家隔离。查房时我们发现老人家总是很压抑,精神很差。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我们想办法通过视频连线了老人家和她儿子,当看到儿子的一瞬前,老人家喜极而泣,儿子也是泪流满面,母子俩聊了许久。自从那次视频过后,老人的心情变好了,病情也逐步好转,最近我还时不时帮助母子俩视频连线,老人家即将出院。经历了这例患者的治疗后,我们体会到,新冠肺炎患者在隔离治疗期间非常需要亲情的呵护,我们医生应该去帮助患者传递这份亲情,爱的治疗有时可能是最好的“特效药”。
大爱无疆,人间值得
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麻醉医生不仅能救人于危难之时,更能在日常中用爱、用心去呵护患者。在今后的麻醉工作中我们如何把更多人文的元素融入麻醉,去更好的关爱患者,是我们要思考的。
武汉战疫即将胜利结束,全国麻醉医生从各个方面对这场战疫做出了贡献,我们中山医院麻醉科的成员们能在危难之时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感到无上的光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