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甲双胍或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据医学新视点消息,一个最近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肺癌患者中,服用二甲双胍与生存率提高有关,尤其是在局部(TNM分期II-III期)肺鳞癌患者中。 (截图来源: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 文章指出,在肺癌患者中,糖尿病是常见的基础慢病之一。多项研究观察到,在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中,服用二甲双胍对生存期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在非糖尿病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试验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这项研究对2005-2014年在挪威登记的22324名肺癌患者进行了分析,以评估服用二甲双胍是否与总生存期(OS)和肺癌特异性生存期(LCSS)相关。研究显示,在所有患者中,诊断前服用二甲双胍与生存改善无关。然而,肺鳞癌患者中,诊断前服用二甲双胍与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显著降低21%有关;特别是在局部肺鳞癌患者中,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更明显,达33%。在所有患者中,诊断后服用二甲双胍与总死亡风险降低13%、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7%有关;肺鳞癌患者,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25%;局部肺癌患者,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26%;局部肺鳞癌患者,总死亡风险和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0%和43%。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所有肺癌患者中,包括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以及局部和转移性肺癌患者,二甲双胍与死亡率改善的关联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在论文讨论部分,研究团队指出,临床前试验为这些发现提供了潜在解释: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抑制蛋白质合成、扰乱细胞周期、降低血液胰岛素水平、改善血糖控制和免疫系统,破坏癌症干细胞并减少炎症反应等机制来发挥其抗癌活性。不过同时,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仍需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来确定这种作用。据报道,国际上不乏针对二甲双胍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更早一项发表在知名医学期刊《胸部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JTO)上的研究显示,对超过73万人数据的分析发现,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二甲双胍,都与肺癌风险显著负相关,同时服药者风险更低。去年9月的一个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上的文章显示,墨西哥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医生和科学家在肺癌患者中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与靶向药联合治疗肺癌,疗效显著比单用靶向药物要好。 2神药潜在的多重作用
28、和雄激素阻断疗法联合发挥作用 有研究显示,雄激素阻断疗法(ADT)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于前列腺癌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根据微信公众号“MedSci梅斯”日前发布的文章《Mol Cancer Ther:二甲双胍能够合成致死代谢靶向雄激素缺乏的前列腺癌细胞》,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前列腺癌(PC)细胞响应雄激素阻断疗法治疗发生衰老的机制,并确定了二甲双胍是否与雄激素阻断疗法在前列腺癌的体外和体内中存在协同作用。研究人员指出,雄激素阻断疗法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可以清除雄激素阻断疗法后宿存的PC细胞。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除本职的降糖作用外,更多的作用仍然需要更严谨的研究去进一步验证。必须提醒的是,虽然二甲双胍存在多重潜在作用,但是作为降糖处方药,非适应症人群,万不可擅自服用,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谨慎。